(
课件网)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高中历史选修三 CONTENTS 目录 第一次世界大战 0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02 第二次世界大战 03 冷战 04 01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背景原因 ● 过程阶段 ●结果影响 背景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 四大矛盾 两大集团 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 法意矛盾 俄奥矛盾 物质基础 技术支持 军国主义 极端民族主义 泛斯拉夫主义 泛日耳曼主义 生产力发展 科技进步 意 俄 德 法 1879德奥同盟 1882三国同盟 1892法俄军事协定 1907英俄协约 军事集团的形成 奥 英 1882三国同盟 1904英法协约 背景原因 1914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爆发 奥匈帝国对 塞尔维亚宣战 1914 重点:西线 马恩河战役 阵地相持 速战速决破产 1915 重点:东线 未能击垮俄国 1916 重点:西线 凡尔登战役 转折 索姆河 日德兰 1917 中美参战 俄国退出 1918 《布列斯特条约》 十一月革命 德国投降 战争经过 (1)沉重灾难。 (2)催生新世界:欧洲地位下降;美日崛起;苏俄建立;民族觉醒;国联成立。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催生新技术;政府职能转变;改变思想观念。 影响 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战争性质 结果影响 0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19———1922 延迟符 ●内容实质 ● 作用评价 巴黎和会1919 帝国主义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 维持和平环境,利于恢复发展 调整欧洲关系,新兴民族国家 暂时缓和矛盾,建立分赃体系 局限性:帝国主义分割殖民地、世 界霸权的分赃体系 胜败矛盾、胜胜矛盾、资社矛盾 华盛顿会议 局势紧张 远东太平洋问题 美日 矛盾 中国 问题 军备 竞赛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 四国条约 五国 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 中日解决山 东悬案条约 终结英日同盟 减少争霸障碍 遏制日本扩张 承认日本权益 现代第一个裁军协议。 美海军军备与英相同地位 英国海上霸权的终结。 日本主力舰吨位劣于英美。 门户开放打破 日本独霸局面 中国重新回到 共同支配局面 为美在华扩张 控制亚太地区 提供便利条件 基本解决 山东问题 延迟符 维护和平的努力 01 1924道威斯计划 02 1925《洛迦诺公约》 03 1928《非战公约》 延迟符 缓和矛盾 掩盖 祸根 强权 分赃 维护 和平 凡华体系的双重性 实质: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分割世界霸权的国际体系 03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 延迟符 ●背景原因 ● 过程阶段 ●结果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 经济危机 激化矛盾 法西斯主义 疯狂侵略扩张 绥靖政策 中立法案纵容 背景原因 1933 希特勒 1922 墨索里尼 1936 《反共产国际协定》 柏林—罗马—东京 轴心国集团形成 1936 广田弘毅内阁 邪恶轴心 绥靖政策 与 中立法案 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进入莱茵河非军事区 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局部侵华———全面侵华 1938年慕尼黑协定 西班牙内战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延迟符 捷克 西班牙 埃塞 俄比亚 中国 奥地利 德国 背景原因 01 02 03 04 05 06 07 1939年 爆发 《苏德互不 侵犯条约》 德国闪击波兰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单 1940年 法国投降 敦刻尔克大撤退 不列颠空战 1941年扩大 租借法案 苏德战争 《大西洋宪章》 太平洋战争 1942年转折 《联合国家宣言》 斯大林格勒 中途岛、阿拉曼 1943年 意大利投降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1944年 霸王行动 诺曼底登陆 开辟第二战场 1945年 雅尔塔会议 德国投降 波茨坦会议 日本投降 战争过程 四大会议 开罗会议 对日作战 战后远东 德黑兰会议 开辟第二战场 协同对德作战 雅尔塔会议 处置德国 苏联对日作战 成立联合国 战后安排 波茨坦会议 德国处置问题 结束对日作战 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