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06384

湘教版八下地理 7.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89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版,八下,地理,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
  • cover
教学设计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一、教学内容分析:节是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通过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形分布图”,“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图”相关背景材料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及产生的环境问题,为下一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学习作铺垫。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长江三角洲区域综合经济分布的图,分析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能利用相关地图,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等概况。 ②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中的优势条件和出现的环境问题。 ③能运用经济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 : ①通过读取相关地图,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条件。 ②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上海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③通过阅读区域经济地图,运用类比分析方法,全面了解区域差异和发展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中存在问题,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从而认识到在家乡长株潭城市建设中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重点:1、长江三角洲的概况。2、长江三角洲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存在的问题。3、上海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教学难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影响。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前面已经学过一些区域地理,他们基本具备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因此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可以通过读取相关地图,让学生自主学会分析本区域地理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交通等概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优势条件及产生的环境问题,引发他们主动参与和积极合作,使他们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G20峰会宣传》视频,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它既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也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这节课我们学校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二、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多媒体投影教材图7-30“长江三角洲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长江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 ⑵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形特点是怎样的? 学生读图并回答 2、(课件展示)多媒体投影教材图7-31“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长江三角洲区域有怎样的位置特点? 长江三角洲区域有哪些主要的城市? 长江三角洲区域有哪些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⑷长江三角洲区域有哪些重要的铁路干线? 学生阅读教材并分析交通分布图,回答提示问题,掌握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位置、交通特点。 (师生总结)长江三角洲区域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长江三角洲区域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了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3、(承转)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一个重要城市,同学们知道上海在这个的经济地位吗? (点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9页正文部分第1、2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在中国具有怎样的经济地位? ⑵上海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师生总结)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也是全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学生通过阅读,完成教材63页活动题第2题。 4、(承转)南京也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一个重要城市,它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发展中具有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