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07044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学案

日期:2024-06-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7次 大小:4851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5课,两汉,科技,文化,学案
  • cover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编写人:2019阳光历史组 审核: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佛教的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基本史实。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两汉时期我国在科技文化上取得的成就及原因。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文化与科技的魅力,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增加民族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1、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2、《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 【学法指导】阅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对比法。 【自主学习】 一、造纸术的发明 1.书写材料的变化历程 2.造纸术发明的背景、时间? 3.造纸术改进的时间、人物、原料、优点、作用? 4.造纸术的传播及其意义? 二、张仲景和华佗 列举张仲景和华佗生活的历史时期、成就及其评价? 三、历史巨著 《史记》 1.《史记》的作者、时间、体例、内容? 2.《史记》的影响及地位?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诞生的背景、派别、传播发展及其评价? 2.佛教诞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及其影响? 【合作探究】两汉时期我国在科技文化上取得的成就及原因? 【同步演练】 1、①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2、郑板桥任濰县县令时,开仓救济百姓;张仲景做长沙太守后,坚持为百姓治病。郑板桥著有《濰县竹枝词》,张仲景著有( ) A.《三礼注》 B.《十钟山房印举》 C.《齐民要求》 D.《伤寒杂病论》 3、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載,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间,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书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A.侧重史书记载 B.注重史料考证 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4、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道教产生后,被统治者所尊奉。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 B.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归纳提升】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