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1717

显微镜的使用以及有关实验

日期:2024-05-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236675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显微镜,使用,以及,有关,实验
  • cover
课件74张PPT。江苏省“四项配套”工程 生物教师培训 实验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实验二、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实验三、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一、显微镜的结构高倍镜与低倍镜习题、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 ×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 ×和40 ×字样,请看图回答: (1)在观察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的形态、分布和颜色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的组合为 (用标号回答)。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为 。 (2)在观察中,③和④的显微镜视野哪个明亮?选用哪组观察细胞数目较多?2.3640① ④ 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的步骤:1、 移动装片,把要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怎么移?)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不用上升镜筒)3、 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否则易压碎 玻片和损坏透镜)物像的放大倍数放大的不是细胞的面积,而是长度与宽度物像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X 物镜的放大倍数5: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6: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 X,物镜为10 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 X时,则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一、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一个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粗准焦螺旋———转动(2cm/圈)时,可大幅度升降镜筒(向外旋转→镜筒上升); 细准焦螺旋———转动(0.1mm/圈)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上面没有螺旋,可从镜筒内抽出, 镜身长的放大倍数小,镜身短的放大倍数大。 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以 螺旋旋入转换器内,镜身长的(高倍物镜)放大倍数大,镜身短的(低倍物镜) 放大倍数小。物像的放大的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像长/ 物长=像宽/物宽)是指物体长和宽被放大的倍数,不是指体积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亮度越暗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大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 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提高视野亮度的方法:使用凹面镜;使用较大的光圈)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各由若干个透镜组成,但可看成是一个凸透镜。根 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小物体放在聚光器和物镜之间,平行的光线自反光镜 向上折人聚光器,光线经过聚光器因而集中,向上透过实验标本进入物镜, 然后即在目镜的焦点平面形成了一个经过第一次放大的倒置的实像,从初生 实像射过来的光线,经过目镜而到达人的眼球,形成人眼中的实像。也就是 说,我们用目镜观察这个倒的实像时,又经过一次放大。因此,当我们观察 实验标本时,所看到的最后的物像,是经二次放大的、(前与后,左与右)方 向相反的倒置的虚像。从眼球到放大的虚像之间的距离叫明视距离,它的长 度为250毫米,这是明视显微镜中物像的最适宜的距离。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视野中物像偏离的方向,就是玻片要移动的方向,如把左上方的物像移 到视野中央,须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视野中异物存在的位置:目镜、物镜或玻片上 低倍镜工作距离大,玻片放反(盖玻片在下)仍可找到物像,高倍镜却不能 调焦:为了得到清晰的物像,旋转粗、细准焦螺旋来调节物镜与标本之间 的距离(使标本位于物镜焦距的1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