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17738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写作扩展素材 说明文(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0次 大小:623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写作
  • cover
【阅读】说明文(二) 说明文语言特点 准确性 平实性 周密性 科学性 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表达,都要求准确无误。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①表示时间 这座桥(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这里的两处数字说明,由于年代久远,只能用推测的方法,表面上看似乎不精确,实际上正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表示空间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这里的“绝大部分”表明并非所有的“宫殿”和“住房”都是对称的,也有少部分并不对称,这种客观的说明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③表示程度 “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 说明事物时,常常会用到程度副词,如“很、十分、非常、较、更、最、稍微、略”等。 这里的“很”表明御花园虽然面积不小,但不是特别大,因为它只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 真题演练 ……和“龙”比肩的物种———虎”,9个亚种已灭绝4个;仅仅50年亚洲的虎总量就由6万只锐减为2000余只。 说说 “仅仅”的作用。 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句中“好像”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限制性词语———可否删除及其作用 如:更、大约、估计、常常、也许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奥运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天气状况。 说说划线词语“可能”的表达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答题模式: ①不能删,不能去掉。 ②因为“……”表示……,删掉后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 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广西乐业的一个洞中大厅———红玫瑰大厅长300米,宽200米,最高处达260米,这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说说理由。 答题模式: ①不可以。   ②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③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④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 - 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