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21320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2 太阳钟 教科版

日期:2024-05-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12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2,太阳钟
  • cover
课题 《太阳钟》 教学内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52,53页 执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的发生变化。“日晷”和“圭表”是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成的计时仪器 过程与方法 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制作简易的圭表或日晷进行计时。讨论太阳光影是怎样被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古人研究时间的成果产生敬佩之情,感受人类对时间测量的探索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有关时间测量仪器的发展历史及日晷和圭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日晷和圭表的计时原理。 教学准备 课件、竹签、卡纸、一次性纸碗、画好刻度的晷面、太阳模拟灯、指南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ppt导入 图片中显示图片是什么时间?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 在古代,人们就是利用太阳来计时的。板书课题《太阳钟》。用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古人的计时方法。 看课件回答:早晨日出;中午日当头;傍晚日落;晚上星辰。 学生估计时间。 答略 通过活动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看太阳星辰判断时间。引发学生推理古人的计时方法。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了解时间测量仪器发展史 一、太阳计时 我们现在用哪些时间单位? 人类最早的计时单位是什么? 古人对一天是怎样确定的? 思考:这样划分有没有弊端和缺陷? 讨论: 它能记录一天中的时间吗? 有没有记录一天中的时间方法呢? 答略 “天” 太阳从东升起后又从西边降落,经过一个黑夜之后又从东边升起。古人最早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预设答案:实际白天和夜晚并不是一样长的。计时不精准。 交流汇报: 通过讨论交流,了解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商贸的出现。人们对时间的要求越来越精确。以“天”为单位的计时不能满足人们需要。 二、光影计时 下面我们来模拟一下阳光下物体影子和太阳之间的变化。你们会得到什么启发? 一)立竿测影模拟实验: 用铅笔模拟木棒,直立在桌上,老师用灯模拟太阳。 确定教室里的东南西北方位 移动“太阳灯”观察木棒影子的变化。 3、你有什么发现? 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圭表计时 中国祖辈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发明了利用影子长短变化来计时的仪器。PPT观星台和石圭。你能说说它是怎样计时的吗? 它能计量每一天更准确的时间吗? 三)日晷计时 你知道古人是怎样做的?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 我国在秦汉时代就有了日晷,并把一昼夜划分为了十二个时辰。 你知道日晷是怎样计时的吗? 你们想不想拥有一个自己的日晷?介绍地平日晷的制作方法(PPT)。 模拟实验,学生认读太阳下日晷计时时刻。 学生分组实验: 观察记录 讨论交流 早上傍晚长,中午短;上午影子指西方,中午影子指北方,下午影子指东方。 讨论交流: 老师提示:每一年的同一天影子长短相同。这样可以测量一年365天的时间和24节气的轮回。 课件欣赏 讨论交流:利用影子变化的方位计时 学生分组实验制作 分组实验 汇报评价 展示成果。 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经历感知,光影变化具有规律性,其规律有二,1、光影长短变化;2、光影角度方位变化。 课件展示介绍圭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意和人类伟大发明的自豪感。 通过圭表光影测时的特点发现其缺陷。 利用课件展示日晷计时的特点。 分组制作活动能让学生知道地平日晷晷针角度的产生及日晷工作的基本原理。 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日晷是利用光影角度与方位变化是有等时性规律来计时的。 拓展探究 1、老师还做了一个赤道日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制作一个。(师展示简介) 鼓励学生制作 拓展活动为进一步研究利用光影计时创造课后研究兴趣 3、阴雨天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