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723990

第三课 将信息输入电脑 教案

日期:2025-10-3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348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三,信息,输入,电脑,教案
  • cover
第三课 将信息输入电脑 【学习要点】 1、能说出常用的输入信息的设备,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了解并学会使用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 3、学会使用OCR软件、手写输入、语音输入和声音录制等。 【重点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了解字符(包括汉字)、图像信息的输入,难点是理解输入设备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 在“如何将信息输入到电脑中”这个主题引领下,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安排1个课时。在完成讨论和交流后,在进行教师演示、学生尝试。 其他内容安排课外阅读、拓展练习。 【教学过程】 一、设问和情景方式引入: 讨论的问题可以设计为如下表格: 小组成员: 组长: 组员: 讨论的问题: (选择其一) 1、如何将字符、汉字信息输入到电脑 2、如何将图像、图片信息输入到电脑 3、如何将声音、视频信息输入到电脑 用到的设备: 用到的软件: 使用的方法: 有何设想或展望: 二、分组讨论 如果将全班分为6个小组,那么1和2组,3和4组,5和6组各讨论一个问题,讨论时可以阅读教材、上网查询,将小组讨论结果填写到表中,也可以制作成PPT。然后,各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表格或PPT)。其他小组同学可以补充、评点。 三、由老师进行归纳(汇总)、讲解和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紧密相关,要让学生了解,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将字符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也就是说,计算机只能处理字符信息,使用的输入设备也很少。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解决了汉字输入问题,之后陆续解决了图像、声音、视频的处理和输入问题,各种输入设备、软件等也逐步问世。 教师在汇总、讲解过程中可以展示一些典型的输入信息的设备及使用方法的图片(当然有实物更好)、PPT或微视频等。可以演示手机或数码相机拍照摄像之后传输到电脑、手写板绘画、扫描及OCR识别,可以让学生尝试软键盘输入、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方法,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监控录像片段,通过阅读或视频方式了解通过传感器收集信息实现智能化处理系统,从而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科知识。 【教学参考资源】 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计算机从诞生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要输入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操作指令和数据信息等。输入设备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转换成适宜计算机处理的形式。输入设备可分为两大类:媒体输入类和交互输入类。 媒体输入设备有纸带输入机、卡片输入机、光标阅读机以及各种磁记录设备。而互交式输入设备我们就比较熟悉了,比如鼠标、键盘、轨迹球、触摸屏等。 在计算机发展的初期,计算机的输入设备种类非常有限。计算机的一切数据和操作指令都是通过纸带(卡片)输入机进行的,纸带(卡片)输入机是当时唯一的输入设备。纸带(卡片)输入机是可以读出穿孔纸带/卡片上的信息并输入到计算机中的设备。但纸带(卡片)输入机输入速度很慢,可靠性也差,早已经淘汰。 随着科技的进步,输入设备越来越多。以个人计算机为例:键盘和鼠标是用户向计算机直接输入信息的主要工具。 键盘(Keyboard)是常用的输入设备,它是由一组开关矩阵组成,包括数字键、字母键、符号键、功能键及控制键等。每一个按键在计算机中都有它的惟一代码。PC键盘是从打字机演变而来的。最初的键盘为84键,后来出现了101键的键盘和使用Win 95的104键的键盘、使用Windows98的 108键键盘。 当按下某个键时,键盘接口将该键的二进制代码送入计算机主机中,并将按键字符显示在显示器上。键盘接口电路多采用单片微处理器,由它控制整个键盘的工作。 除了键盘,鼠标(Mouse)就是我们平时使用最多的输入设备了,鼠标的历史比键盘短得多,它于1968年12月9日诞生在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它的发明者是Douglas Englebart博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