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30396

23 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素材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65495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素材
    (课件网)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高适 导入新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朗读诗歌,了解诗人和边塞诗的特点。 2.品味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 3.体会诗人情感,学习其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 学习目标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走近作者 【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 资料链接 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资料链接 边塞诗: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 资料链接 胡裘 qiú 锦 衾 qīn 风掣 chè 着装 zhuó 瀚海 hàn 阑干 lán 羌笛 qiāng 岑参 cén shēn 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朗读训练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朗读训练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大义。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疏通文意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疏通文意 朗读诗歌,找出线索,分析诗题的含义。 一天雪景的变化。 线索: 诗题 “白雪歌” 咏雪(天气情况) “送武判官归京” 人物(诗人、武判官) 事件(归京) 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整体感知 再读诗歌,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10句)从不同侧面咏雪。 第二部分 (11-14)宴请归客与送客出辕门时大雪奇寒的景象; (15-18)送别依依不舍的心情。 (11-18句)送别 整体感知 朗读咏雪部分,说说诗人写雪景的顺序。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总写 帐外 帐内 帐外 细读感悟 分析边塞雪景的特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奇早 “卷”“折”: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 “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 细读感悟 “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 “即”: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 细读感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