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43872

(新教材)2020版高一寒假轻松提升人教版物理第5天——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word含答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7996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word,规律,变化,时间,速度,小车
    高一年级20天轻松提升化学第1天———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答案 1. 【解析】选A.实验过程中,一般长木板应平放,不能侧向倾斜,但适当一端高一端低,也是可以的,故A项错误;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故B项正确;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故C项正确;不要让小车碰在定滑轮上,故D项正确. 2. 【解析】选B.因为有误差,这些点才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若理想化,这些点将都在一条直线上,①③错误,②④正确. 3. 【解析】选B.用A项方法选取计数点可以使用于测量和计算的相邻点间的间隔增大,在用直尺测量这些点间的间隔时,在一次测量绝对误差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相对误差较小,因此A正确;在实验中,如果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过小,打出的点很密,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测量准确度会降低,因此小车的加速度略大一些较好,因此B错误;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舍去纸带上过于密集,甚至分辨不清的点是必要的,因此C正确;如果实验中所用长木板各部分的平整程度和光滑程度不同,小车的速度变化会不均匀,从而导致实验误差的增大,因此在实验前对所用长木板进行挑选、检查是必要的,所以D正确. 4. 【解析】选C.方法A虽能求出其加速度,由于只利用了其中的两组数据,偶然误差较大,故A错误;作图法是求物体加速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减小偶然误差的效果,但方法B也是不行的,因两坐标轴的分度大小往往是不相等的,也就是说同一组数据,可以画出许多倾角不同的图线,再加上测量角度时测量误差较大,故不能被采用,故B错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线上较远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选较远的两点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方法D也具有与方法A相同的缺点,如a1=,a2=,…,a5=,求平均值时,a=,只用了v6和v1两组数据,偶然误差较大,故D错误. 5. 【解析】选A此实验中利用平均速度等效替代瞬时速度,故只能尽量减小计算平均速度的位移,即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故A正确,B、C、D错误。 6. 【解析】选C实验过程中,一般长木板应平放,不能侧向倾斜,但适当一端高一端低,也是可以的,A错误.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需要估读,B错误、C正确.作v-t图象时,若各点与直线拟合,则作直线并使直线经过尽量多的点,D错误. 7. 【解析】 选AD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 cm/s=200 cm/s=2 m/s,A对,B错.可以认为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200 cm/s=2 m/s,C错,D对. 8. 【解析】选B、C。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故选项A错;B点为A点到C点的中间时刻点,=,最接近B点对应的速率,故选项C对;由于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时间间隔为0.1 s,故选项D错,B对。 9. 【解析】选BD.作v-t图象时,选取的点越多,作出的图线越准确,但由于实验存在误差,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不可能全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应使落不到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以减小实验造成的误差. 10. 【解析】(1)由于电火花计时器应用220 V交流电,因此G、H不选,另外由于只测加速度,不用平衡摩擦力,A步骤不选,具体步骤为:先固定打点计时器,后接好电源,放好小车,连好纸带,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最后断开电源,取出纸带,因此步骤是FDECB(DFECB). (2)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设A到B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x5、x6,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Δ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a1T2 x5-x2=3a2T2 x6-x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地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a3),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