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45876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1727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化学,单元,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一
  • cover
第一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36分) 1.下列有关庆祝活动的情景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彩旗飘扬 B.气球升空 C.燃放烟花 D.歌声嘹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都将得益于化学科学的发展 B.化学只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与新物质的合成毫无关系 C.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目前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D.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3.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下列描述属于二氧化氯化学性质的是( ) A.黄绿色 B.有刺激性气味 C.见光易分解 D.易溶于水 4.下列物质中,属于通过化学研究生产出来的新材料的是( ) ①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 ②用来制造破冰斧柄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③具有超塑延展性的纳米铜; ④医疗上用的人造骨骼。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C.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6.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加热 C.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D.用滴管取液体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B.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氮气用作保护气 8.人们通过化学变化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指( ) A.分子分成原子,生成新的元素 B.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原子 C.生成了组成或结构与原物质不同的物质 D.生成了组成和结构与原物质相同的物质 9.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图所示放置,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以下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多次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踩 D.询问老师、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11.生活与能源息息相关。下列能源的利用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 ) A.利用煤燃烧发电 B.我国古代使用木材烧制陶瓷 C.利用炸药爆破拆除危楼 D.利用水力发电 12.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钢铁生锈 B.牛奶变酸、风力发电 C.酒精挥发、蜡烛熔化 D.光合作用、木炭燃烧 二、填空题(34分) 13.(6分)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填空。 (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 (2)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___。 (3)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 (4)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_。 (5)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 (6)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 14.(6分)小林同学通过课外书查到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资料: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⑥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⑦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干冰”。以上叙述中,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是化学性质,_____是物理变化,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是现象,_____是用途。(均填序号) 15.(4分)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减小实验误差 D.防止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