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艺术展———招贴画的魅力 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 课时 1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相关教材、图片、海报、影印资料。 学具:绘画工具、材料、水粉颜料等。 教学重点 体现招贴画的表现形式及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作业内容 以班级自己设计的主题小组合作创作一幅招贴画 知识要素 招贴画的创作表现方法 注意事项 培养观察、比较、研究的学习习惯。 与同学针对特定主题,利用招贴画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感受。 技能要求 整合各种相关的科技与艺术信息,辅助艺术领域的 学习与创作。透过综合性展演活动,理解视觉传达对活动宣传的效应,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以学校艺术节活动策划、招贴设计为教学内容。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探索了解校园艺术节活动策划的知识和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和形式美的要求,初步掌握平面设计招贴画的一般规则。 本课教学安排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以艺术节活动策划为主题,联系实际,认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这种学生主体性的活动,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校园文化传统的认可和接纳,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自觉踊跃地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与建设。本课力图让学生欣赏、借鉴各地的艺术节活动,启发学生思考活动主题和表达视觉形象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尝试对艺术节活动进行策划,结合本班实际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 第二课时(本节课内容),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新闻现场连线的形式,生动有趣的展示艺术节的部分内容,如现场绘画(招贴画现场绘制),文艺节目表演等。重点是体现招贴画的表现形式及艺术魅力;难点是能通过简答的形象语言表达艺术主题,从而发挥招贴画的宣传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学生自己,要学会激发自己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逐渐成长起来。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方法:发现法,讨论法、比较研究法、角色法、表演法 活动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方式,强化学生评论与设计构思相结合的学习能力。 教学模式:“跨学科综合探究美术学习模式”与“开放式多元化角色活动”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准备相关教材、图片、海报、影印资料,于一周前预告学生 按照策划活动内容作相关准备,收集招贴画资料,围绕班级自己设计的艺术节主题构思一幅招贴画,拟定初稿。 排练1-2个代表班级的文艺节目 制作班级艺术节logo,并布置现场。 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做好上课准备,培养收集资料,统筹活动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课堂引入 主持人(学生扮演)导入课题,以新闻播报形式采用视频、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并播报本次艺术展演的筹备情况。 2、其他学生当观众收看新闻播报 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对校园艺术活动自主表达的积极性。 课堂发展 老师(扮演嘉宾)介绍什么是招贴画,招贴画的种类,招贴画的设计要素,以及招贴画的表现形式,讲述招贴画的艺术魅力。 图例: 老师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本次活动主题,结合自己小组的实际完成一幅招贴画,宣传自己小组的成绩、精神、亮点、趣事……。 3、老师作最后总结 1、主持人(学生)邀请嘉宾(老师)介绍招贴画,讲解设计制作招贴画的知识要点。 2、学生在愉快有趣的情景下学习招贴画知识要点。 3、现场绘制招贴画,以本班自己设计的主题《我“2”、我快乐!》进行小组创作。 4、小记者(学生扮演)现场连线与主持人(学生)互动,现场采访绘画情况。 5、切换到主播台,(艺术节现场的另一角)文艺节目表演。 6、主持人(学生)再度连线绘画现场小记者(学生),作品展示。(通过小记者采访,让学生自评,互评) 采访老师进行评价。 7、主持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