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艺术展演之海报设计》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版本:岭南美术-出卷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教学时间: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招贴画是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集中反映了现代文明的一个层面。为了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校园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和深入感受活动环境,以发展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想像能力,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别具匠心的作品,学生可从中认识到宣传招贴画的重要性,并能从实际出发,通过运用计算机绘画这个简单的形象语言表达艺术主题,从而发挥招贴画的宣传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学生自己,要学会激发自己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逐渐成长起来。 二、设计理念: 本课是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来设计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重视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氛围渲染”,营造出有趣的学习气氛,通过观察、思考、欣赏等学习活动,引导、激发学生大胆创作的欲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师生在环境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共同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招贴画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以及初步掌握海报设计的构思方法和设计方法;培养综合运用形象、色彩、构图方法和文字进行设计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情感体验中,感受艺术展演活动的魅力;在欣赏评论中,理解海报设计的要求;在动手实践中,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四、教学要点: 1、重点: (1)学习如何设计艺术展演海报的表现形式、构图方法、版面编排。 (2)欣赏、感受优秀海报设计作品的艺术魅力。 2、难点: 通过简单的形象语言表达艺术主题,发挥海报的宣传作用。 3、兴趣点: (1)欣赏、感受丰富多彩的海报设计作品。 (2)通过设计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干。 五、教学方法: 发现法、讨论法、比较研究法、角色法、示范法。 六、活动方式: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方式,强化学生评论与设计构思相结合的学习能力。 七、教学模式: “跨学科综合探究美术学习模式”与“开放式多元化角色活动”教学模式。 八、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相关教材、图片。 2、学具:课本、绘画工具、材料。 九、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掌握海报设计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设计一张海报。 2、较高要求: 为学校艺术展演活动设计海报,要求配合恰当,图文并茂。 3、个性探究: 海报设计的构思新颖,有个性和独特的创意。 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播放课件,内容为一系列有代表性的优秀广告作品。 教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广告。广告一种艺术化的宣传方式。你们都认识哪些广告? 学生:欣赏、感受广告带给他们的视觉冲击力,并汇报。 (1)平面广告(如海报、路牌广告、报刊杂志广告等) (2)立体广告(如橱窗广告、霓虹灯广告、实物广告等) (3)运动广告(如时装模特广告、流动式的汽车广告、电视广告等) 教师:广告的种类太多了,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种———招贴广告,也就是海报的设计。 2、板书:课题———校园艺术展演之海报设计。 【设计意图】新奇、美观、富有创意的广告吸引着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深入探究 1、海报的含义 提问:什么是海报? 学生:海报又称“招贴”,是一种在户外或其他公共场所张贴的广告。 2、分析海报的构成要素和设计要素。 提问: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张艺术节海报,想想海报设计都有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主题、字体、图形、色彩。 教师总结:主题、字体、图形、色彩构成了海报设计的要素。主题主要是指主标题、副标题,字体指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