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61931

部编版九下语文第13课《不求甚解》课件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32972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九下,语文,13课,不求甚解,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不求甚解 部编版 九下 书是良师益友。但怎么读书?很多人却不得法。我们看看古今名人是怎么读书的。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仔细字斟句酌,只求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思想主旨,提出“不求甚解”的读书之法。 你认为哪种读书方法更好呢? 苏东坡读《汉书》,分为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等几个方面,每读一遍专门研究一个问题,结果他对书中的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非常透彻,这种读法称为“八面受敌”法。 马南邨(cūn) ,原名邓拓。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 主要著作《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本文选自《燕山夜话》,属于札(zhá)记。 开卷有益: 豁然贯通: 因小失大: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 咬文嚼字: 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过分地斟酌字句,不注意精神实质。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可分为: 立论文和驳论文。 立论:从正面证明自己提出来的论点。 驳论:反驳某一错误的论点或相关的论据、论证。(本文?)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文体知识谁知晓 驳敌论 立己论 (摆敌论的通俗说法是:竖靶子。) 树靶子(对方的观点)———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1、本文开篇摆出了对方什么观点? 2、“不求甚解”出自哪里?文中有哪几种理解?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陶潜原意: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褒义。 今人理解: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贬义。 3、作者对此持怎样的态度?作者是怎样理解不求甚解的? 态度:“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不求甚解:一是虚心,别骄傲。二是指读书方法,读书不可咬文嚼字,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4、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 反面举例论证:普列汉诺夫读书不虚心。 论证读书要诀在于虚心和会意。 正面举例论证: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 陆象山读书“未晓处且放过”。 5、 在反驳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怎样一个读书观点。 不求甚解只是暂时未解,并不是不解。强调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 6、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为本文列个提纲)? 竖靶子 引出处释新义 批驳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 举普列汉诺夫读书不虚心和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 。 指出人们曲解“不求甚解”。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驳敌论 立己点: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阐释“不求甚解”含义:虚心和会意。 引陆象山的话,正确解释“不求甚解”。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1、本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逐层深深地剖析问题,并通过引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阐述方法,从而明辨是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2、文章见解独到,文笔简洁生动、说理明白晓畅。众多的引证,生动的故事,深刻的见解,娓娓道来,既开拓读者眼界,又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漫谈之中,可谓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完成课后习题二 请同学们用“别人都说……而我觉得……因为……的句式说一段话,学习运用驳论。可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见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