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1、普通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试回答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中的有关问题: (1)一细胞或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时“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胞或生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3)用4台显微镜观察黑藻细胞。在相同环境中, 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镜的选用一致,则:显微镜的光圈最大的一台是( );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台是( );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是--( ) A、目镜15×和物镜45× B、目镜15×和物镜10× C、目镜5×和物镜10× D、目镜5×和物镜45× 2、选择藓类作为观察叶绿体材料的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 ) A、制片简单 B、叶绿体清楚 C、叶子薄而小 D、细胞质流动速度快 3、用高倍镜观察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 ) A、多、大、亮 B、少、小、暗 C、多、小、暗 D、少、大、暗 4、张小攀同学在观察变形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较大的变形虫,但在图象上有一小片污物,影响对变形虫的观察。 (1)在不调换目镜和物镜的情况下,她应如何判断污物在何处?写出操操作步骤。 (2)如果确认污物在装片内部,在既不允许重新制作装片又不能揭开盖玻片的情况下,如何清除污物或使污物与变形虫分开? 5、 在森林公园里有一群灰喜鹊,它们是这个森林公园里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称之为一个( ) A.群落 B.生态系统 C.种群 D.生物圈 6、 下列结构中,具有生命的是( ) A.脱氧核糖核酸(DNA) B.生物大分子 C.独立的SARS病毒 D.人体的心肌细胞 7、 在低倍镜下,如果一个细胞偏向视野的右前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心,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左前方 B.右前方 C.左后方 D.右后方 8、病毒、蓝藻、酵母菌都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核糖体 D.核酸 9、 下列四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区别(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蘑菇 10、 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_____,由该层次构成的一棵马尾松属_____层次,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马尾松属_____层次。 11、 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细胞数目_____,体积_____,视野变_____(暗、亮)。如果物镜由10×换成40×,原来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2个细胞,现在视野内可看到这行细胞的_____个。 12、放大倍数= 13、物镜 ,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 ,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玻片标本” ,放大倍数越大 14、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 的 15、污点位置的判断: 或 答案: 1、(1)D (2)A (3)A、2、B、3、C 4、(1)先轻轻移动装片,观察污物是否随着移动,如果随着移动,则污物在装片表面或内部;如果移动装片,污物不动,一般在镜头上,可先转动目镜,看污物是否转动,如果污物随着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否则可能在物镜上。 (2)用吸水纸在一侧吸引内部液体,使污物与变形虫分开。 5、C 6、D 7.B 8.D 9A 10.细胞 个体 种群 11.变少 变大 暗 3 12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13越长 越短 越短 14颠倒 15移动 转动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