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72333

【2020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古诗三首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5675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0,统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cover
第四单元 热爱祖国 奔腾的长江,涌动的黄河,造就了一个伟大而坚强的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沉淀出一种伟大而崇高的精神,它就是爱国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也正是这种爱国精神,让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 热爱祖国,可以为她驰骋疆场,马革裹尸;热爱祖国,可以为她远赴异国,埋骨他乡;热爱祖国,可以为她承受剧痛,坚韧如钢;热爱祖国,可以为她洁白朴素,清贫一生。这就是真正的爱国,是一个人最高尚的情怀。爱国之情一脉相承,它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新的时代,让我们行动起来,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刻苦学习,长大后报效我们的祖国。 本组课文是围绕“爱国”这一主题选编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爱国深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朗读为基础,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加深对爱国情的理解。 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课 文 古诗三首 这三首古诗或描写戍边将士们的艰苦生活和战斗,或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痛惜,或表达听到叛乱已平的喜悦,都融入了作者的深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读成诵,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三首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三首古诗在表达感情方面的异同。 2课时 青山处处埋 忠骨 课文讲述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毛岸英遗骨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伟人的胸怀。 结合课文,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深刻含义;抓住描写毛泽东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他失去爱子时的悲痛心情。 2课时 军神 课文通过记叙刘伯承将军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事情,赞美了“军神”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之情。 理解描写人物对话、动作、神态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军神”的含义;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2课时 清贫 课文作者方志敏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被俘后被两个国方兵士搜身时的情景,指出清贫、洁白朴素是革命者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甘于清贫的高尚革命情操。 默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联系重点语句,体会方志敏清贫一生的原因;学习课文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的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的写作方法。 1课时 习 作 他____了 写一个人当时的表现。 引导学生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 1~2课时 语 文 园 地 快 乐 读 书 吧 交流平台 交流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 引导学生交流体会心理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及变化,并能进行仿写;把握钢笔字篇章书写技巧;理解诗意,体会情感,积累古诗。 2课时 词句段运用 体会人物的内心及变化,并能进行仿写。 书写提示 体会钢笔字篇章书写技巧。 日积月累 朗读、背诵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古诗三首 文本分析 《从军行》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边塞图景;后两句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高度概括了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千古名句,写出了身经百战的将士们豪壮的誓言,表现了将士们矢志不渝、誓死杀敌卫国的崇高精神。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一首诗。全诗以“望”字为眼,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百转千回的心情,抒发了诗人盼望朝廷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的心愿。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感人至深。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