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74005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30115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PPT,24张,课件,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 cover
(课件网) 1978—2001年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伟大的历史转折?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目 录 第一章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总体背景 ① “两个凡是”(实质是继续“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② 文革结束后两年,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③ 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了思想大解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提出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决定加快农业发展 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任务 提出了对外开放和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的任务 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 3 2 1 4 5 6 二、总体内容      三、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哪几次?实现了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1927年八七会议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1935年遵义会议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927年,大革命失败,革命战略由城市转移农村,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01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战略由农村转移城市,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 1978年,文革”结束,进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02 03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 第一代 毛泽东,1935年遵义会议开始形成,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 第二代 邓小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 第三代 ?江泽民? 1992年十四大?三个代表思想(中共十六大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      。 ①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目的:解放、发展生产力;? ③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 ①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逐渐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②基本特征:高度集中统一,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③积极作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的基本需求。 ④消极作用: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都由中央统一制定,影响生产积极性,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供应不足,给生活带来不便。 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况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① 所有制形式单一,排斥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 ② 经营决策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缺乏自主权。? ③ 分配实行统收统支,国家统负盈亏,吃“大锅饭”。? ④ 否定商品经济的存在,否定市场及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特 征 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推动资源的流动与分配。 作 用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 极 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 市场经济体制概况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家庭联产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