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80994

3 短诗五首 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415098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短诗,五首,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3、短诗五首教学设计 课题 《短诗五首》 备课人: 学习目标 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了解诗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重点)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难点) 3、了解诗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难点) 学习内容 【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老师曾读过一首最短的经典诗歌,内容只有一个字?有哪位同学知道吗? 明确:《生活》———网 所以一首诗歌的优劣不在于她的长短,而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刻意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首耐人寻味的短诗。 【字词积累】 1、注音 漫漫(màn ) 装饰(shì ) 舵手( duò ) 2、解释词语 舵手:?掌舵的人。?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月 夜 一、【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沈尹默(1883-1971),浙江吴兴人。我国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早年游学日本,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 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最早的新诗尝试者之一,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开中国白话诗歌之先河。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赫然便是其中之一。 2、背景链接 1918年,当时的中国,虽然经过了辛亥革命,已经推翻清王朝,但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下,广大群众并没有真正觉醒。封建愚昧、锁闭保守仍旧严重地戕害着我们的民族。因此,唤起自由思想和个性意识,实在是太重要了。沈尹默所在的北京大学,就是这种民主思想的摇篮;他所参与的《新青年》,则是提倡新文化运动、推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月夜》中表现的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独立奋进的精神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正是大时代潮流中激起的一朵浪花。 二、【听读朗读】 1、听读课文 2、朗读舞台 用你最美的声音,抒发作者最真的感情! 温馨提示:①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 ②每组推荐一个人参加朗诵比赛,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3、全班齐诵读诗歌 三、【整体感知】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示例: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明确: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冬夜,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 实则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2.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明确:(顶高)“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3、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五、【课堂巩固】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A.一二两句通过写霜风、月光,创设了一个凄冷的恶劣环境。 B.三四两句是写“我”要保持独立自主的人格,决不依附别人而生存。 C.全诗暗示出面对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我”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