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81480

8 人之初 教案(2课时,共4页)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2754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之初,教案,2课时,4页
  • cover
8 人之初 本文选自《三字经》,《三字经》为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课文一共2节,寓意深刻,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明白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意义,只有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年级学生刚接触古文,比较难理解文意,因此,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然后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明白其中的道理。学生学习古文难度较大,教师应耐心指导,细心讲授。 1.认识“初、性”等13个生字,会写“之、相”等7个生字。 2.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 1.认识“初、性”等13个生字,会写“之、相”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知识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全文仅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人做事。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只是《三字经》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吧! 二、学习识字。 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2)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认一认,会认的贴在一旁,不会认的字反复认读。提示翘舌音的字:之、初、善、专,提示后鼻音的字:性。 (4)再读读课文。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小组讨论解决。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师生共同正音。 (2)指名带读,注意读准翘舌音的字:之、初、善、专,后鼻音的字:性。 (3)说说你能用哪些字组词。 (4)学生指出有疑问的字词,全班共同探讨解决。 三、诵读课文。 1.读古文不仅要将文章读通读顺,而且要读出节奏和韵律。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跟读,把握节奏。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学生读,教师评价。(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和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朗读。 5.背诵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加一加:木+目=?(相)注意:“木”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2.学习“远”“近”,这两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它们在田字格中各部分所占的比例、位置。 3.学写“义”。提醒学生注意:最后一笔是捺。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 5.将学生的成果投影展示并评价。 8  人之初 之 初 性 善 习 教 迁 贵 专 幼 玉 器 义 之 相 近 习 远 玉 义 _____ _____ _____ 1.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一、游戏复习。 1.教师转大转盘,转到相应的字之后,学生抢答说出字的读音。 2.男女生比赛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 1.学习第1句话前半句:人之初,性本善。 (1)教师解释关键词的意思:“初”在这里就是指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指品性、品格、德行。 (2)小组交流讨论这半句话的意思,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意思解读得最准确。 (3)这句的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4)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5)教师小结:既然天性是先天决定的,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每个人的性情都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来,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学习第1句话后半句:性相近,习相远。 (1)理解关键词的意思:“近”是指接近,类似;“习”是指习性,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2)小组交流讨论这半句话的意思,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意思解读得最准确。 (3)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性情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4)师: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