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81805

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29张PPT】

日期:2024-05-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21387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6课,戊戌变法,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复习旧知—中日《马关条约》 时局图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现场图 1895年后,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和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答: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3.国家主权完全没有独立可言(跪在地上办外交) Q:中国难道真的要被外国瓜分亡国??? 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实属甲午之役也 Q;图中的人是谁?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 在那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的多事之秋 昔日的紫禁城热闹起来 几个读书人呼号 “变亦变,不变亦变” “改?!” 一个声音苍老的,幽幽的 也带有犹豫 “杀!” 匆匆的“现代化”运动 在菜市口上画上了休止符…… 这不禁让我们深思 这多事之秋里 几个读书人为什么要“变”? 这个苍老的声音又是谁? “现代化”运动又是什么? 最后为什么这几个读书人在菜市口被杀? 带着这些疑问 让我们穿越回1895年那场著名的革新运动———戊戌变法” 见证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伟大史实! 第六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元:近代化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在政治实现民主化、制度近代化的一次开端;戊戌变法因号召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其改革人士被称为改良派或立宪派 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戊戌之悲—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日军的胜利告终, 清朝政府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随后引起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各个地方争夺权利,强租海港,划定“势力范围”,中国的领土主权已经完全没有独立可言,两种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材料一: 一、变法成天下之治。 二、下诏鼓天下之气; 三、迁都定天下之本; 四、练兵强天下之势; —康有为《公车上书记》 Q: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康有为在《公车上书记》中提出了什么要求? 材料二:在19世纪下半叶中,资本主义国家再一次掀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变革旧制度而发展新制度、新思想,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一中潮流趋势 变法Or保守? 改革迫在眉睫!!! 戊戌之始—公车上书 康有为 梁启超 代表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宣传思想: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口号: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未能上书至光绪皇帝,失败告终 影响:轰动京沪,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两人为什么要变法维新,改革已经腐朽无救的清王朝呢? 答:救亡图存、以民族生亡为己任,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链接—君主立宪制度 君主立宪制(英语: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对于君主专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共和政体。可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英国的"光荣革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开启了先例。一般君主是终身制的,君主的地位从定义上就已经高于国家的其他公民(这是君主与一些其他元首如独裁者的一个区别),往往君主属于一个特别的阶层(贵族),此外世袭制也往往是君主的一个特点。 君主虽然是国家元首(head of state),但君主的产生方式与权力范围,会依各个国家的制度而不同;纵使是同一个国家,往往在不同时期,君主的产生方式与权力范围也各不相同。君主立宪制与一个国家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系,它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妥协性,局限性。英国在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首先确定。 变法之始—维新思想的传播 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是当时变法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两大报刊 材料三: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鼓吹变法,并组织强学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