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82268

6.我参与 我奉献 教案(2课时)

日期:2024-06-07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348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参与,奉献,教案,2课时
  • cover
6.我参与 我奉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更需要友善。 2.自觉养成善良的品质,能在生活中做一个善良的人。 3.理解友善待人的实质。学会关心、理解、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树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4.正确认识友善待人,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友善待人。 5.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相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积极参加友爱的公益行动。 【教学重点】 树立友善待人、文明有礼的意识,争做文明有礼人,主动承担社区事务。 【教学难点】 全面、多角度认识文明有礼的意义;掌握文明有礼的方法,做文明有礼的人。积极参加友爱的公益行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友善相待 文明有礼 一、友善相待 1.师: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互相帮助。 2.阅读P34材料 3.思考:有人说餐馆老板提供的不仅仅是免费早餐,而且是浓浓的爱心。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4.公共生活中,我们可以为身边需要关爱的人做些什么呢? (1)遇到问路的外地人,我们可以······ (2)去餐馆吃饭,服务员给我们上菜,我们可以······ 5.某社区居委会计划开展爱心衣物捐赠活动,为此,居民提出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每周六上午在社区正门设置爱心衣物捐赠领取处,号召社区居民把自己不穿的,质量尚好的干净衣物捐赠给需要的人,有需要的人也可以在周六上午到捐赠处领取衣物。 方案二,在社区寻找一面普通的墙壁,画上漂亮的彩绘,安装好挂衣钩,大家随时随地把闲置的,干净的没有破损的衣物挂在爱心墙上,也可以从墙上取走自己需要的衣物。 两种爱心方案,你更欣赏哪个,说说你的理由。 6.阅读角《张大爷的爱心卡》,说说读后的感受。 7.小结: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二、阅读法律规定 1.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肩负应尽的责任,多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同时,我们也需要国家和社会在制度、设施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保障,请阅读下面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七条 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残疾人提供捐助和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条 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加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禁止歧视、作牌、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陸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2.你发现这些法律规定有哪些共同之处? 3.看看社会中还有哪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爱。 4.小结:我们身边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文明有礼 1.师: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美好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有礼。P37 请评价下列公共场所中人物的行为。 2.学生交流 3.有些人缺乏公共意识,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有时我们会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 小刚乘坐公共汽车回家。上车后,他抢了一个座位,坐下后用脚不停地点着前面人的座位,前面的乘客不时地回头表示抗议,他却视而不见,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