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783426

人民版高一历史 必修三2.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说课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70168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民,学的,28张,课件,特色,时代
  • cover
(课件网) 辉煌灿烂的古典文学 诗经 唐诗 宋词 明清小说 读 诗 文 品 历 史 说课人 陈 玮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专题二第三课 中国古典文学 的时代特色 流程 教学分析———有所思 01 教学设计———有所得 02 教学反思———有所悟 03 灿烂 流程 教学分析 课标分析 内容分析 目标分析 学情分析 要点分析 方法分析 教学分析之课标篇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认识或了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文学成就、文学特色、文化遗产及其折射出来的历史阶段特征。 两汉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汉赋、乐府诗上。汉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的文体,特点是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饰而成的诗,很多反应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教学分析之内容篇 本课主要展示了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及其特色,部分内容与语文学科有所重合,所以在本课学习一定要注重与语文课的异同:语文课重在古代文学鉴赏;历史课重在传承文化遗产,所以要把重点放在从史学的角度去探究古代文学;但两者也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和古代科技、古代书画戏曲共同构成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学好本课内容对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分析之目标篇 在概括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历史史料概述古代文学的成就,说明其演进趋势;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探讨文学的时代性,尝试总结历史规律。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运用有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论述各个时期文学作品的特点及产生背景; 集中问题:造就每一时代不同文学形式的原因是什么?诗歌中反映的历史现象又可信吗? 知识储备:学生在语文课中已经对古代文学形式及其特点有所了解,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认知水平:思维活跃,乐于表现,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分析之学情篇 教学分析之要点篇 汉代有赋,唐代有诗,宋代有词。 此为侧重史实性的第一层次; 汉赋、唐诗、宋词,各有何特色?此为侧重文学性的第二层次; 为什么会出现新体裁新文风? 此为侧重素养性的第三层次。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时代的文学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教学分析之方法篇 情境创设:引领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 问题引领: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激活、调动学生的思维; 开展论证:着重学生自主探讨历史问题,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深度拓展:将教学过程及结果设为开放性,促使学生进行可持续性的学习。 史料研习:引导学生搜集、整理、辨析史料,运用史料对历史问; 目标 培养素养 立德树人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堂讨论 总结练习 教学设计之思路篇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 一代有一代主流文学 一代文学作品 一定程度上反应 一代社会现象 一时代有 一时代的 主流文学形式 由戴建业教授讲唐诗的视频导入本课,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意识到文学探究角度的多元性。 教学设计之导入篇 教学设计之自主篇 1.《诗经》 2.楚辞 3.汉赋 4.唐诗 (1)内容: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 )三部分。 (2)特点:句式以( )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艺术感染力很强。 (3)地位及影响: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 )传统的基础,被后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