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79821

实验1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日期:2025-10-1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1309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实验,生物,组织,可溶性,原糖,脂肪
    (课件网) (一)实验目标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与某些化学试剂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对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进行鉴定。 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糖,不具有还原性。实际上本实验中,用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 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两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 CH2OH一(CHOH)4一CHO+2Cu(OH)2→CH2OH一(CHOH)4一COOH+Cu2O↓+2H2O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鉴定原理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脂肪时,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因为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液可将脂肪染成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原理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从而用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三)材料用具 1.实验材料 (1)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准备:植物组织是常用的实验材料,但必须加以选择。在双子叶植物中,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葡萄糖形成后合成为淀粉,暂时贮藏在叶片中,因此最好不用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做实验材料。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并不将光合作用的初始产物转变为淀粉,因此叶片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但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的颜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也不宜用单子叶植物的叶片做实验材料。 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如苹果和梨的果实。经试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2)鉴定脂肪的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如花生种子(取其子叶):供实验用的花生种子,必须提前浸泡3~4 h。浸泡时间短了,不容易切成片;浸泡时间过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3)鉴定蛋白质的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蛋白)。如用大豆,必须提前浸泡l~2 d,这样容易研磨成浆。 2.仪器和试剂 (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火柴,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2)试剂: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 (四)方法步骤 1.还原糖的鉴定 (1)制备生物组织样液 (3)结论 该溶液颜色变成砖红色,这说明组织样液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了反应,从而鉴定苹果组织中有还原糖存在。 示例14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 下面利用对照实验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