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04121

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上册-13.1《读书:目的和前提》教案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1454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语文,统编,2019,上册,-13.1
  • cover
读书:目的和前提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 2.理解并阐释文中的主要内容,学会筛选并整合信息。 3.领会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得教养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的观点,鉴赏文章的重点语句。 2.学习运用作者以自身为例论证观点的方法。 3.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类获取教养的途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这一段话表明一个问题,即孔子认为对夏商周之礼的说明,要靠阅读足够的文献典籍和贤人来证明,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求实态度。研读经典是我们发现世界、认识世界、提高自己修养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分享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对于阅读、对于读书的看法。 二、新课讲授 1.作者档案 ①简历:赫尔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 ②代表作品:《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 ③评价:德国作家、诗人。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黑塞的创作真正继承了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因而世人称他为“新浪漫主义者”。黑塞一生不在乎世俗,一心追求自我实现,他的文字朴素笨拙没有废话,却有着直戳人心的力量。 2.写作背景 黑塞迁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使得黑塞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他认为通过读书能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探讨人性的作品。本文就是其中一篇鼓励人们读书的杰作。 3.略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初读课文,画出重要字词,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①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②研读世界文学(研读杰作) ③爱的阅读 (2)字词检测过关。 ①涉猎:粗略地阅读;接触、涉及。 ②望洋兴叹:本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指要做一件事情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③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④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篇章多而纷杂。 ⑤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⑥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 ⑦索然寡味:没有兴趣、兴致,缺乏意味。 (3)黑塞认为读书的目的和前提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目的: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前提:以个人的阅读兴趣为前提,同时还必须要以个性或人格作为前提。 (4)行文解读 中心论点: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 分段解读: ①(1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意义: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 呈现形式:永远都在半道上,是努力的过程。 目的: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 ②(2~5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 在论述读书的必要性时,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 ③(6~8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阐述对待经典作品的态度和方法(有选择、虔诚、反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