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烧的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从拉瓦锡的实验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并以燃烧的蜡烛为对象进行探究。 2.能仔细观察燃烧前的蜡烛、燃烧中及其燃烧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 3.能够利用拉瓦锡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鉴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深入思考某种现象所产生的原因,乐于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 2.能仔细观察、尊重证据,感受美妙的、多样的、有规律的物质变化。 科学知识 1.知道蜡烛燃烧中既有形态的变化,又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2.知道蜡烛燃烧中伴随的熔化是可逆的变化过程,而燃烧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变化过程则是不可逆的。 3.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它的这个特性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准备 木炭、木炭灰、蜡烛、打火机、烧杯、集气瓶、毛玻璃片、澄清的石灰水、湿毛巾。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1、(出示烛光晚餐图片)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会用烛光来营造浪漫的氛围,今天,就让我们在烛光中一块儿分享科学的乐趣。请大家点燃烛台上的其中一支蜡烛并放置在桌子的中间,注意安全。 好了,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科学旅程吧。(切换至展示台) 二、新授 (一)木炭和木炭灰 1、(出示一块木炭)问:大家认识它么?我们经常用木炭干什么?(学生回答。) 2、那么,木炭燃烧后还是这个样子吗?(学生回答。) 3、(出示木炭灰)老师准备了一些木炭灰,这个,是与刚才那块木炭同等重量的木炭燃烧以后生成的木炭灰(放置在展示台),大家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4、观察得真仔细。刚才有孩子提到重量不同,我们怎么进行比较?(学生回答) 5、行,咱们就用天平来比较一下。现在天平已经平衡了,我们把木炭和木炭灰放在天平上,结果一目了然,果然是:木炭重。(切换至PPT)。 6、(过渡) 距今200多年的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也做了一个关于木炭燃烧的实验,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时思考,拉瓦锡的实验和老师的实验有什么不同。 (二)出示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关于燃烧的科学实验。 1、老师的实验和拉瓦锡的实验有什么不同? 2、结果有什么不同? 3、孩子们观察得很细致,(点PPT)刚才我们已经验证了,木炭燃烧后生成的木炭灰确实要轻于燃烧前的木炭,(点PPT)为什么,在拉瓦锡的实验当中,木炭燃烧前后的重量没有变化?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4、好,讨论停止。谁来说说?(学生讨论交流) 5、有孩子猜想,木炭燃烧时除了生成木炭灰,还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大家认为这种新的物质是:气体。这种猜想正不正确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将用蜡烛来代替木炭,完成此次探究。(板书课题:燃烧的蜡烛) (三)观察蜡烛的变化 1、请同学们先来观察蜡烛在燃烧时的变化。调整烛台至适合的位置,对比蜡烛在燃烧前后的变化。(出示观察要求)请仔细阅读观察要求。 2、请同学们在安全观察的同时,填好实验报告单。实验开始。(巡视指导) 3、好,停止观察。请熄灭蜡烛。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们组的发现?(切换至展示台) (学生上台汇报发现,展示报告单;师实时板书) 4、同学们观察得很入微,发现了如此多的变化。我们先来看看蜡油,在燃烧中产生的蜡油与之前的蜡烛相比,有什么变化?(生回答) 5、确实如同学们所说,蜡油与之前的蜡烛相比,形态上发生了变化。 6、还有同学提到了蜡烛变短了,那么,变短的那部分蜡烛哪里去了?孩子们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7、好,说说你们的想法。(生回答) 8、他认为变短的这一部分蜡烛全都变成了蜡油,你们觉得是这样的吗?(学生回答) 9、孩子们的猜想非常多。大部分的孩子认为变短的那一部分蜡烛生成了一种新的气体,如果说燃烧掉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