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11796

2 梅岭三章 课件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20259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梅岭,三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初中语文课件 部编版 九年级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示儿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2、梅岭三章 陈毅 目标导航 1、熟读梅岭诗文,力求成诵能吟。体会豪迈情怀,铸成浩然正气。 2、品味精妙词语,陶冶睿智文心。学写美文佳篇,最美学子遍地。 新知导入 作者简介 自学检测 梅岭三章 陈毅 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20余日。 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熟读梅岭诗文,力求成诵能吟 诵读课文 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20余日。虑不得脱,得诗 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对照注释,理解诗前的一段小序,说说其作用。 诗前小序是陈毅同志后来补记的,它交代了写诗的时间、地点及事件的原因和结果。 交代了环境、背景。是“绝命诗” 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怀。 整体感知 体会豪迈情怀,铸成浩然正气。 品味精妙词语,陶冶睿智文心。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1 第一句有什么作用?你能说说这首诗的大意吗? 2 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招”“斩”用得好在哪里? 4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品读课文 ★第一句总领全诗。在必死险境,回顾艰难创业的征战旅程,申明此生不见革命胜利,死后必要召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招”表现出把在不同战场,不同时间牺牲的部下的英魂召集起来。有声势,有号召力。“斩”写出了广大士兵和作者一样,与反对派斗争到底。有力量,有气势,沉着痛快。 ★“旌旗”— 部队 借代 “阎罗”——— 人间反动头领 借喻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不能变明喻,借喻可以变明喻。借代: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如“红领巾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借喻: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雪”比喻浪花。 自主学习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1“烽烟”是什么意思? 2 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 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 表现了作者什么精神? 赏析感悟 第二节 1 “烽烟”借代战争。 2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 第三节 1 借喻 用典 2 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诵读小结 品读二、三节温馨提示: ?本章节的大意是什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你认为哪些词语用的精妙?妙在哪里? ?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 内容:这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 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 关键词:“飞来”形象地表现出捷报轻快传来,接连地传来,富有感彩,表现作者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修辞: “烽烟”借代战争。 小结:(二)节 诵读小结 品读二、三节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