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15558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 4.4《反比例》 北师大版

日期:2024-05-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178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下册,学说,课稿,反比例,北师大
  • cover
《反比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的内容是(反比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四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一、分教材析学情 《反比例》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内容,六年级学生再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以及平时生活中对数学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变化的量,正比例),具备了一定的(思考、探索、操作)能力,拥有认真、好学、勇于探究的学习态度,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的积累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反比例函数)打下良好的基础,学好这部分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生活实际,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讨论、猜想、实验、探究)等多种活动以加深学生的感受。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分别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是: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讨论、探究、观察等活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此外,根据我对教材的解读,我将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确定为: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二、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首先我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再通过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相对教师的教法学生采用自主探索,研讨发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利用练习法: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为了能在课堂上更好的进行教学我将会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流程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结合本节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成四个环节,下面我将具体介绍每一个环节的安排: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题目和表格:用x,y表示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表1是面积为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相邻边边长的变化关系,表2是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相邻边边长的变化关系,把表格填完整,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在此,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带着问题和急于知道结果的好奇心进入本课的学习,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以及数学的现实意义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下3个活动 活动一:根据情境,学生能够发现长方形的一条边的长随着邻边的长而增加减少,在此基础上,追问:表1,表2中长方形相邻边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展示,①表1中相邻边长乘积都是24 ②表2中相邻边长积不相等,但和相等都是12 活动二:课件出示王叔叔游长城的情境和相应的表格。 提问:从表格中发现了什么?小组合作交流,在此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猜测等活动。在汇报展示时预计出现以下情况: ①时间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②10 12=60 2=80 1.5=120。 引导学生明确。像这样速度和时间两个量,速度变化,所用时间也随着变化,而且速度与时间的积(也就是路程)一定,我们就说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活动三:情境中表1 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的长成反比例吗?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解决问题。 布鲁纳曾经指出“教一门学科,不是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而要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 我注重将“重结果”的教学转变为“重过程”的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