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18697

2 《回延安》(2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85次 大小:138535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回延安,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同步
    (课件网) 延 安 点我听歌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的字词。 3.朗读诗歌,概括诗歌每部分的内容。 4.理清诗歌的线索。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朗读《回延安》 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剧作家。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主要作品有《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出版有诗集《放歌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等。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从北京重回阔别十年之久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后写的。在大会期间,作者受到延安人民的热烈欢迎,也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激起昂扬的诗情,萌生了创作冲动,写下了诗作《回延安》和散文《重回母亲的怀抱———回延安》。 由于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中国共产党被迫开始长征,而延安就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13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革命的年代里,延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一直影响着中国几代人的三种精神: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革命中的延安”,从抗日战争起,延安就一直处于战争的最前沿。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的大生产运动”,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延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毛主席亲自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延安简介 这首诗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信天游”:两行一节,一般是一节一韵,也可以几节押同一个韵;多用比兴方法。比,即比喻;兴,先写其他事物引起要写的事物。不少时候,兴中兼比,比和兴融为一体。比兴,一般用在诗节的首句。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又叫“顺天游”,是生活在陕北的人们都熟悉的一种旋律,它奔放热烈,感情浓郁,充满了高原的苍凉质朴。 ◆生难字 羊羔 糜子 窑 黍类 柳林铺 盏 喘 搂 白羊肚毛巾 畔 眶 pù dǔ méi yáo shǔ zhǎn chuǎn pàn kuànɡ ɡāo lǒu ◆词语集注 糜子: 脑畔上: 鸡毛信: 留脚印: 一种果实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抗战期间流行于根据地的一种黏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课文中的意思是,毛主席在那里住过,留下了革命的足迹。 赤卫军: 几回回: 就是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里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组织。 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课文中另有“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 诗人流露出来的情感主要表现为激动、难忘哺育恩情、热情歌颂、眷恋热爱等。 全诗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 朗读全诗提示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曲调纯朴、高亢、悠扬,节奏自由。 两句一节,一般是一节一韵,也可以几节押同一个韵;多用比兴方法。比,即比喻;兴,先写其他事物引起要写的事物。比兴,一般用在诗节的首句。 (1)要注意两句一韵的特点,读出韵味,每小节停顿适当。 (2)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速度较快,以突出心中的激动;第二部分,适当减慢,突出怀念和感激之情;第三部分,注意节奏的轻快,突出亲切和热烈;第四部分,注意用明朗的语调,突出喜悦、赞美之情;第五部分,朗读时注意加强力量,以歌颂的语调将激情集中、强烈地表达出来。音量要适中。 (3)既要注意每一部分的特色,又要注意整体上的联系和内容上的对照、比较,在朗读时体现出诗歌内容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邹垚娟 再次朗读课文,并分别用一两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