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28822

人教版8下地理 7.2“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教案(word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91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8下,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 cover
课题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课型 新授 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运用地图简要平价区域的地理位置。对应本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图评价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对应本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区域。 3.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对应本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4.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对应本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图片和文字等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重 点 1.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难 点 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旁注 〖导入新课〗 请一名同学朗读教材P49第一段的文字,将学生带入长江三角洲这一地区的学习中,然后提问学生,说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印象。展示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城市面貌、经济、交通等发展图片,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学生读教材图7.13,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致范围,读图思考: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一)地理范围:上海、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地形:长江三角洲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河湖:河网密集、湖泊众多。 土壤:肥沃…… 〖总结〗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产区;同时河网密集、湖泊众多,又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因此这里自古就是我获著名的“鱼米之乡”。 (二)区域优势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河湖:河网密集、湖泊众多。 土壤:肥沃 2. 结合教材图7.13,读图找出“江”、“海”,从而进一步理解标题中的“江海交汇之地”的含义,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江海交汇之地: 长江中下游(联系内陆地区) 濒临黄海、东海(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活动〗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51活动题第1、2题。 〖课堂总结〗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等,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河流上、中、下游对区域的影响作用。 〖连接会考〗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回答1~2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动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气温温和湿润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2、该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市场机制比较成熟 B.特色经济形成规模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D.第一产业发展迅速 〖作业布置〗 填充图册 指名朗读教材P49第一段的文字。 学生读图7.13。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读图找出“江”、“海”。 完成教材51页活动题第1.第2题。 教后记: 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旁注 〖导入新课〗 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的图片,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血多城市都有悠久的历史。长江三角洲地区不仅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而且经济发展也很迅速。 〖讲授新课〗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而且发展也很迅速。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读图7.19。分别找出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数量。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城市古都:南京、苏州、扬州 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发现最大的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