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37180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第三册课件+学案+练习:第2单元 第6课 第2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日期:2024-05-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15316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9-2020,自治,区域,民族,6课,单元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学 习 任 务 核 心 素 养 1.描述与分类:了解我国民主格局的特点,明确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确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2.解释与论证: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形成。 3.预测与选择:明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辨析与评价:宗教信仰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 1.政治认同:建立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科学精神:明确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确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3.法治意识:依法维护良好民族关系,促进宗教活动依法进行。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 (1)特点: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2)表现: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我国的结构形式 (1)民主: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比一般行政地方拥有更多处理本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事务的自治权。 (2)集中: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1.新型民族关系 (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为建设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措施: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原因: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3)自治 ①级别: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②机关: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③权限:在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4)特点 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②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③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④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5)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6)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7)要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①一方面,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②另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