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837889

10*《唐雎不辱使命》学案(两篇,含答案)

日期:2025-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1次 大小:185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两篇,答案
  • cover
10*《唐雎不辱使命》学案(一)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对话形式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3.学习唐睢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战国策》: 2.写作背景: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3.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唐雎( )怫然( )休浸( )缟素( ) 徒跣( )色挠( )抢地( )韩傀( ) 【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1)亦免冠徒跣( ) (2)天下缟素( ) (3)长跪而谢之曰( ) (4)秦王色挠( ) (5)寡人谕矣( ) (6)岂直五百里哉(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朗读课文,把握内容】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0*《唐睢不辱使命》学案(二) 【学习目标】 1.学习对话形式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2.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3.学习唐睢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背诵课文,识记重点实虚词、句子的含义。 【精读课文,赏析人物】 从文中看出秦王(或唐雎)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请你举例说明。 那唐雎能够不辱使命的原因是什么? 【大胆质疑】 在这篇文章中你认为哪些情节不合情理呢?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判断。 学案1参考答案: 1.《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全书按国别编辑,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策,四百八十六章。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 2.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于是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到秦国谈判,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3.ju fu jin gao xian ndo qiang gui 4.(1)光着脚(2)穿丧服(3)道歉(4)屈服(5)明白,懂得(6)只,仅仅 5.(1)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2)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6.唐睢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学案2参考答案: 1.略。 2.秦王是一个骄横狂暴、阴险、贪得无厌、骄横狡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盛气凌人、阴险狡诈的封建君主。 唐雎是一位爱国忠君、有胆有识、不卑不亢、机智勇敢、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凛然正气、智勇双全的外交家的形象。 3.(1)通过人物神态和动作、语言刻画人物,最主要的是语言,例如:从秦王前后矛盾的话语中知道秦王的虚伪;从唐雎的言语中我读到了他的善辩。 (2)对比的方法。 人物对比:秦王盛气凌人,又是质问又是威胁; 唐睢从容镇定,据理力争,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