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48374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共2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20275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交流,PPT,24张,传播,文化
  • cover
(课件网) 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培根 1、文化传播的含义 P34 2、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P34-35 3、传媒大体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手段) P36 4、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功能(作用) P36 5、文化交流的意义及如何推动文化交流 P37 学习目标 (一)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交流探究:人类文化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得以传播? (二)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①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②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 它是沟通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对促进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 丝绸 茶叶 瓷器 骏马、葡萄、佛教、音乐 熬糖法 医药 乐器 金银器制作技术 天文学 数学  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想一想 (美国)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里根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当今频繁的经济贸易中,文化传播的内容也更广泛。 商业广告,是最好的例证之一! 2.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思考: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它们对文化的变迁有什么影响? 1.西晋永嘉之乱后 2.唐朝安史之乱后 3.宋朝靖康之乱后 “永嘉”之乱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江淮流域(主要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向江南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安史”之乱后,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 “靖康”之乱发生在北宋,战争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徙。 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 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总之,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 当代中国人口迁徙“民工潮”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 终年风尘仆仆的“打工仔”、“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育等,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文明的跃迁。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国学经典进课堂 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教育部决定设立海外孔子学院,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