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85283

生物:第18章第三节 免疫精品课件(苏教版八年级上)

日期:2025-10-1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38276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生物,18章,三节,免疫,精品,课件
  • cover
课件26张PPT。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从狭义上讲是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和有害物质的抵抗力。病原体(细菌和病毒)各种细菌各种病毒第一道防线组成: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功能:阻挡病原体的作用。皮肤的保护作用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第二道防线 组成:体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细菌功能:吞噬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体液中的一些物质还可以杀菌、抑菌。溶菌酶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组成) 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特点:先天的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 人体的上述两道免疫防线是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针对某种特异的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或特异性,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组成: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功能:产生抗体,清除抗原。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主要有:脾、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 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 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抗 原1、定义: 凡是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2、举例: 病原体、蛋白质毒素、异型血细胞、异体组织细胞、异种动物血清等。抗 体1、抗体的概念: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抗体的分布: 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如乳汁中,所以新生儿在一定时间内可由于获得母体乳汁内的抗体而获得免疫。 抗体发现过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用细菌或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注射动物,该动物的血清中会出现一些能防御这种细菌的物质。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用电泳法证实这种起防御作用的物质是球蛋白,统称为抗体,注射的细菌或细菌外毒素则起了抗原的作用。 乙肝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点: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能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抗原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被相应的 免疫细胞消灭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类型定义:通过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是后天获得的,通常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称为特异性免疫。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非特异 性免疫特异性 免疫小结小结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免疫)来源: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特点: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专一性)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来源: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是先天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小结计划免疫概念: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 意义:可以提高人体对相关传染病的抵抗力,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和最有效的。 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有麻疹、小儿麻痹症、结核病、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型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列入计划免疫的疫苗有卡介苗、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一些大城市还把乙肝疫苗、乙脑疫苗也列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四苗免疫: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疫苗。4月25日定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免疫用的 生物制品自动免疫 被动免疫如伤寒菌苗、卡介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