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59833

(集体备课)三(下)6 陶罐和铁罐 教案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2581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集体,备课,陶罐,铁罐,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 主备:三年级语文教研组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陶罐和铁罐【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默读课文,能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5.找出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比较陶罐和铁罐性格的不同之处,分角色朗读课文。6.明白寓言蕴含的道理,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能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2.找出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比较陶罐和铁罐性格的不同之处,分角色朗读课文。3.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农夫被宋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教学难点】1.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2.明白寓言蕴含的道理,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观看图片:认识下面两位新朋友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2.相关资料氧化,也叫氧化作用,指物质跟氧化合,也泛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空气中的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助燃。它能同铝、铁、铜、钾、钠、钙、镁、钡等多种元素直接化合成各种氧化物。金属生锈,煤、柴燃烧等都是氧化。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化合生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化学式Fe2O3)———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水合氧化物。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陶罐和铁罐》一文中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1.出示会认字及易读错字,让学生读一读,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指导学生识记多音字。 3.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骄:马字要窄,乔字首是短平撇,大字要宽扁,下边左撇要直一些。傲:三部分要窄,中间一竖下边不出头、与万字的撇是两笔,攵不要写成夂。 谦:兼字上边不是艹头,左框要扁、中间一横右边出头,中间两竖紧凑,右边捺稍长。虚:上边不要写成广字、横要带钩,中间七字要小,业字宽扁、下横最长。懦:雨字下框变为冖、左右各两点要匀称,而字上横稍短、下框要扁宽。弱:左右要匀称,弓字三个折竖下边都稍向左拉,下边的折要长、末端带钩。代:右边的横要短、起笔向上拉,斜钩起笔要高、要长,右上角有一点。价:介上边的人字要扁、撇和捺相接位置靠上,左边的撇要直,右竖稍长。四、梳理结构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2.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要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二、品读释疑1.出示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核心问题:陶罐和铁罐分别有什么特点?串珠问题:(1)思考,并用自己的话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2)铁罐是怎么对待陶罐的?陶罐是怎么对待铁罐的?分别找到写它们神态和语言的语句。(3)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的结局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