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61954

2019-2020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日期:2024-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399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19-2020,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高二
  • cover
2019-2020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都主张“礼”、“法”并用 2.(2分)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目的是(  ) A.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 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 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 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 3.(2分)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 A.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B.“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 C.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4.(2分)理学家朱熹说:“言欲致否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且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在此,朱熹(  ) A.“存天理,灭人欲” B.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正心诚意 C.重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 5.(2分)明末清初,王夫之斥责李贽“不恤君亲,不顾人伦”,其书其人宜“亟诛绝之”;五四时期,李贽被认为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的时代先驱;改革开放以后,李贽思想研究呈多元化倾向。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观念 C.综合多人评价即可还原历史人物 D.明末清初距李贽所处时代最近,其评价更具可信性 6.(2分)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  )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 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 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7.(2分)自宋之后到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安石顶多说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却讳莫如深。1908 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此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  ) A.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变化 C.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 D.著名学者能引领学术研究方向 8.(2分)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射》中说,“用”在“体”中会发酵,势必不断促进事物的新陈代谢。因此,洋务运动中的好些人,觉察到桎梏与荆棘,寝寝乎要以“西体”为法,去改变中国的某些旧制。作者意在说明。(  ) A.戊戌维新是对洋务运动的否定 B.“体用”言论为引进“西体”开路 C.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历程障碍重重 D.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根深蒂固 9.(2分)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