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72762

23马说课件(25张ppt)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8968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23 马 说 韩 愈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伯乐相马 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 作者简介 他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书宰相,都没有得到赏识。加上当时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悲愤心情下,写下了《马说》,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说”: 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以马喻人。 文体知识 重点字注音 祗 zhǐ 槽枥 Cáo lì 骈 pián 策 cè 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shí sì s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整体感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连词,表转折 即使 只,仅 奴仆 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著称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是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分析文段一: 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 里称也。 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 伯乐 决 定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吃一次 有时 粮食 同“饲”,喂 喂 这 同“现” 犹,尚且 疑问代词,怎么 等同,同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它。(所以)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分析文段二: 1.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 2.本段文字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的什么? 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喂 鸣叫 通晓,知道 拿着马鞭 面对 表示感慨,相当于“唉”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其实 分析文段三: 1.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