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87951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27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500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中,君主专制,PPT,27张,加强,明清
  • cover
(课件网) 钱宰被征入朝编纂《孟子节文》,散朝回家后,吟诗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 你如何看待这则小故事反映的问题? 一则明朝的小故事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二、内阁的出现 三、军机处的设立 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太祖实录》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材料二: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宰相胡惟庸,从此撤销宰相。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 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 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历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到底该不该废除? 影响: 利———有利于加强皇权,防止了权臣专权。 弊———易造成皇权过分集中; ②易造成太监乱政;     ③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2、内阁形成过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 明神宗:内阁首辅 奠定基础 正式确立 发展 全盛 侍从顾问 参与机务 票拟权 侵夺六部职权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职权:处理政务;参与决策;起草票拟 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职 责 任 免 对皇权影响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要经皇帝及 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 意愿决定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 强化的产物 丞相府 内阁大堂 就国家的前途而言,将政权置于规范的制度化运行中,与将其交与个人的独裁统治相比,无论如何,都具有更多的合理性,都更能实现理性为政的原则,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高翔《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3、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三司 布政司 都指挥司 按察司 行政 军政 监察 互不统辖 各司其职 权集中央 2、内阁形成过程 1、宰相制度的废除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顶峰 1、清初政治状况 2、康熙时南书房的设置 3、雍正时军机处的设置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入主中原后在统治制度上一方面继承了明朝制度,又保留满族一些部族统治方式。 (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 康熙帝 设立南书房 扩大皇权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三足鼎立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各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这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军机处的设立最初目的是什么? 军机处在其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雍正帝 军机处内景 隆宗门内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的特点: 1、“简”:机构人员简单; 2、“速”:办事效率高,当日事当日毕,或采取“马上飞递”,减少中间环节; 3、“密”:外界干扰少,外臣不可擅入,皇帝见臣时,太监须退出。 简、速、密 ①导致皇帝决策易失误、官场因循守旧、腐败之风盛行。 ②激化了社会矛盾 ③极大地阻碍社会进步 ④成为近代落后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