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80758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综合检测(解析版)新人教版选修1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21539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9,检测,选修,人教,新人教,解析
  • cover
单元综合检测(三)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国家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征发主要依靠地方众多的宗主进行。这种方式(  ) A.奠定了地方分裂的物质基础 B.减轻了农民负担 C.有效地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 D.缓和了阶级矛盾 2.北魏孝文帝在太和九年(485年)规定: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这一规定(  ) A.限制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前提是国家控制大量荒地 D.土地所有制形式为私有制 3.著名学者宿白认为:“北魏的汉化并不是简单地恢复或摹拟汉魏制度,而是加入了新因素后的一次发展。”北魏政权对汉魏制度的发展有(  ) A.削弱世家大族,建军功爵制 B.实行三长制,强化基层控制 C.打击官场腐败,实行科举制 D.实行方田均税法,抑制兼并 4.《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语 B.提倡官员说汉语而不说鲜卑语 C.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语的官员 D.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5.下图为魏晋墓室壁画描绘的汉族士人食用烤肉串的情景。这可以直接反映(  ) A.胡族生活习俗同化汉族  B.汉族官僚制度改变胡族 C.北方少数民族迅速汉化  D.汉族生产技能影响胡人 6.以下图片内容揭示当时的历史特点是(  ) A.国家分裂  B.民族交融 C.佛教盛行  D.文化差异 7.孝文帝改革的实质是(  ) A.少数民族领袖实施的封建化改革 B.在争霸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C.挽救民族危亡的自救运动 D.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 8.有学者认为,北魏衰落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使鲜卑族“消灭雄武之风”。吕思勉则认为,“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藉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争论表明(  ) A.二者的认识背离历史事实 B.史学研究无法正确揭示历史本质 C.历史解释具有较大随意性 D.研究历史的角度会影响历史结论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的状况是怎样的?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8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7分)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 材料二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 (1)据材料一,归纳北魏迁都的过程及特点。(7分) (2)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