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81850

2019-2020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二 7.2万有引力定律 达标作业(解析版)

日期:2024-06-18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1570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9-2020,学年,人教,2019,必修,万有引力
  • cover
7.2万有引力定律 达标作业(解析版) 1..如图所示,有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大球体.从中挖去一个半径为的小球体,并在空腔中心放置一质量为m的质点,则大球体的剩余部分对该质点的万有引力大小为(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 A.G B.0 C.4G D.G 2.物理学发展历程中,首先测量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A.卡文迪许 B.伽利略 C.开普勒 D.牛顿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由万有引力引起的是 A.银河系球形星团聚集不散 B.月球绕地球运动而不离去 C.电子绕核旋转而不离去 D.树上的果子最终总是落向地面 4.符合发现和完善万有引力定律历史事实的是(  ) A.哥白尼提出三大行星定律 B.卡文迪什提出“地心说” C.牛顿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D.开普勒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 5.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B. C. D. 6.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球分别位于半圆环和圆环的圆心,半圆环和圆环分别是由相同的圆环截去一半和所得,环的粗细忽略不计,若甲图中环对球的万有引力为F,则乙图中环对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F B.F C.F D.F 7.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的大综合,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并对科学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并成为其他各门自然科学的典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通过著名的“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B.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都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C.牛顿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D.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有惯性,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8.潮汐现象主要是由于月球对地球不同部分施加不同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如图所示,可以近似认为地球表面均为水覆盖,则在图中a、b、c、d四点中,处于高潮的是( ). A.a、b点 B.b、c点 C.a、c点 D.b、d点 9.物体离地高h时所受万有引力正好是其在地球表面处所受万有引力的一半,地球半径为R,则h为( ). A. B.R C. D. 10.物体在引力场中具有的势能叫作引力势能.设质量分别为m0和M0的质点相距无穷远时引力势能为零,则相距r0时,其引力势能(式中G为引力常量).一颗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环绕地球(地球质量为M)飞行,则卫星轨道半径增大到3r的过程中 A.势能增加了 B.卫星动能减少了 C.机械能增加了 D.机械能减少了 11.已知地球质量M=6×1024kg,地球半径R=6?400km,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在地球赤道上有一质量为的物体,求: (1)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2)物体随地球自转一起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大小. 12.牛顿认为公式中的引力常数G是普适常数,不受物体的形状、大小、地点和温度等因素影响,引力常数的准确测定对验证万有引力定律将提供直接的证据。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H.Cavendish1731-1810)根据牛顿提出的直接测量两个物体间的引力的想法,采用扭秤法第一个准确地测定了引力常数。扭秤的主要部分是一个轻而坚固的T形架,倒挂在一根金属丝的下端。T形架水平部分的两端各装一个质量是的小球,T形架的竖直部分装一面小平面镜M,它能把射来的光线反射到刻度尺上,这样就能比较精确地测量金属丝地扭转。实验时,把两个质量都是地大球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它们跟小球的距离相等。由于受到的吸引,T形架受到力矩作用而转动,使金属丝发生扭转,产生相反的扭转力矩,阻碍T形架转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