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97455

人教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4-05-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11710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部,历史,七年级,下册,6课,北宋
  • cover
(课件网)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 陈桥驿发动兵变夺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都城。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 2、控制调兵权;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兵权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军队驻防地3 军队驻防地1 军队驻防地2 将 (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2、控制调兵权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相权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政事堂(宰相府)———行政权 枢密院———军权 三司———财权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地方(行政权、财权) 1、文臣任州府长官(即知州、知府),三年一换、频繁调动; 2、设通判,分知州的权力; 3、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中央掌控税收; 4、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职权———地方一切行政和司法事务,值周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 作用———分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目的 措施 影响 军事方面 在中央 在地方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2、控制军队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2、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 3、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权 加强了皇权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 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但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1、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 2、分割宰相的民政、军政和财政大权 削弱宰相的权力 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 作用: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原因):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材料:宋太祖曾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残暴,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取治理各个藩镇,即使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个武臣的危害大。”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原因): 2.表现(措施): 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①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②抑制武将,提升文臣的地位; ③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神童诗》 ———汪洙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 宋人科举考试图 科举制的变迁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4、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5、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思考:如何评价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影响:①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②促进了宋朝科技发达和文化昌盛; ③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重文轻武的弊端 例:北宋年间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表格 详见P32知识拓展 北宋的政治 北宋建立和统一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皇权大大加强) 重文轻武的政策 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