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01424

五 解决问题 教案(2课时)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08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解决问题,教案,2课时
  • cover
《解决问题》教案 第一课时《行程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6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有关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学会解答已知两个物体运行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求路程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列式计算等理解有关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学会解答已知两个物体运行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求路程的应用题;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学会解答已知两个物体运行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求路程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学会解答已知两个物体运行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求路程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教师板书题目:“张华每分钟走60米,他3分钟走多少米?” 教师板书算式 60×3=180(米) 教师:“解答这道题时,我们用到哪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师在算式下面板书: 速度×时间=路程 教师:“像这样有关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应用题,通常叫做‘行程问题’。”(板书课题:行程问题)“在这道题里,运行的物体有几个?”(一个)“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物体运行的行程问题。” 二、引导探究 教师逐步展示全题 师:看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继续出示文字:亮亮和芳芳早上7时分别从家同时出发步行上学,7时20分同时到达学校。亮亮平均每分钟走50米,芳芳平均每分钟走40米。 教师合并学生的问题,最后确立问题:亮亮家到芳芳家的路程是多少米? 教师:“在这道题中运行的人有几个?他们是怎样运行的?” 教师:“我说‘走’,你们就同时从两边向对方走。大家注意他们两个之间的距离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怎么样了?好,现在开始———走。” “这就叫做‘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也叫做‘同时出发,相对而行’,或者‘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大家可以看到他们每走一分,他们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一段。缩短的这一段,就是他们两人每分所走的路程的和。最后他们碰到一起,就叫做‘相遇’。”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0,也就是说相遇了。这时,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恰好是亮亮家到芳芳家的路程。 教师:“由此可知,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最后相遇。他们所走的路程之和就是这两地之间的路程。” 教师板书第一种解法: 50×20+40×20 =1000+800 =1800(米) 答:他们两家相距1800米。 教师:“谁能想出这道题有没有别的解答方法?” 教师板书第二种解法: (50+40)×20 =90×20 =1800(米) 答:他们两家相距1800米。 教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两种解法有没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思路:“第一种解法是先分别求出每个人所走的路程,再加起来。而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两人每分所走的路程的和———我们叫它‘速度和’,再乘以两人同时走的时间———20分。”(板书:速度和) 再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算式。 三、巩固练习。 做教科书第63页“练一练”的第1题。 1.先让学生看图,并认真看图中的条件。特别要让学生注意两人行进的方向和相遇这个条件,防止有的学生没弄清题意就套用例题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列式解答。 2.甲轧路机每小时碾压路面150平方米,乙轧路机每小时碾压路面180平方米,两台轧路机同时工作8小时,一共碾压路面多少平方米? 教师着重解释什么叫做“同时相向开出”。 3.一列火车以每分钟12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3分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四、课后小结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物体同时相向运行的行程问题。同学们在解答这样的应用题时,一定要先弄清两个物体运行的方向、速度和时间,再解答。” 第二课时《植树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65~66页。 教学目标 1、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应用植树问题的方法去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