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02798

12.清贫 教案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12699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清贫,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清贫 单元 四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学习 目标 1.认识“筹、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 2.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理解“清贫”的含义,体会方志敏的高尚品格,理解革命者的精神和信念。 重点 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难点 理解“清贫”的含义,体会方志敏的高尚品格,理解革命者的精神和信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清贫”,“清寒贫苦”的意思,在古代多用来形容读书人,本文主要指方志敏以及像方志敏一样的革命烈士。 学生听讲 知识导入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学生听课件朗读课文 出示生字,学生朗读,读后教师纠正读音。 作者方志敏。 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35年1月在江西怀玉山区遭国民党军包围,在玉山陇首村被俘。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你会找出本文哪些自然段是叙事部分吗?作者被俘,但是在他身上却搜不出一分钱,作者戏称自己的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是“传世宝”。二.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第2至8自然段,找出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动作、神态、语言。 作者对国民党士兵的动作描写运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第2自然段)摸、捏、拿、拉、盯、吼 (第6自然段)捏 (第8自然段)搜寻、塞、抢夺、望、说 作者运用这些动词详细地将国民党兵士用尽一切办法掠人钱财的贪婪、丑恶嘴脸描绘得淋漓尽致。 经过这么详细的搜索,国民党兵士在方志敏身上到底找没找到他们所期盼的钱财呢?而对他们搜索的结果,两个兵士达成了怎样的协议?这些又说明了什么? 没有,只有表和自来水笔。 最后决定将表和自来水笔卖出钱来平分。 这样的结果其实是必然的,印证了方志敏的清廉,也更彰显了两个士兵的贪婪。)你会在文中找到相应的神态描写的词语吗?凶恶的眼光、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你会在文中找到描写语言的句子吗?“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表明国民党兵士为了从方志敏身上获得钱财,不择手段。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这句话是说国民党兵士认为共产党当大官的应该和国民党当大官的一样都很有钱,而事实则不然,这更加突出了共产党的清廉。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 表明了方志敏的无所畏惧从容自若。 国民党兵士在搜找钱财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呢? (第2自然段)热望—(第2自然段)激怒—(第6自然段)企望—(第8自然段)失望 情绪变化表明了国民党兵士贪婪和爱财的本性。 描写国民党兵士的意图是什么呢? 侧面描写,在对比中突出方志敏的大义凛然、清贫守节。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件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作者很乐观地看待这件事,称之为“趣事”。拓展提高你知道哪些方志敏的故事? 闹革命   1925年夏天,方志敏在家乡湖塘村秘密成立了农民协会,带领贫苦农民与地主展开了斗争。   那年天旱欠收,到了秋天,许多贫苦的农民发愁交不起租,还不了地主的债。   方志敏召开了贫雇农大会,对大家说:“今年地主收租讨债,我们就要求减租减息。如果地主不肯,咱们就跟地主斗,不交租,不还债!”   农民们都害怕地主,不敢行动。方志敏带领一部分积极分子先把一个地主抓了起来,要他减租,并把借据还给农民。这一来,农民们有了劲头,都准备跟着方志敏干。不料,方志敏的五叔、地主方雨田跳出来,带头对抗农民运动。其他地主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