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13152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测试卷(B卷提升篇)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7331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三,原卷,提升,试卷,发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 (B卷) (测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1、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明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财政、司法和军事。这一措施有助于(  )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增强地方军事实力 D. 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2. 《明太祖实录》记载:“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勉奏,处以重刑。”材料反映了当时(  ) A. 文化的专制 B. 经济的繁荣 C. 君权的强化 D. 外交的活跃 3. 朱元璋“安然家中坐,却知天下事”,明朝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是( ) A.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 设军机处 C. 废除丞相 D. 八股取士 4.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 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以上材料讽刺的是(  ) A.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 B. 唐朝的科举制 C. 明朝的八股取士 D. 清朝的文字狱 5. “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 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材料表明“郑和 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  ) A. 利润丰厚 B. 规模较大 C. 技术先进 D. 和平交往 6.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 A. 张骞通西域 B. 玄奘西行天竺 C. 鉴真东渡日本 D. 郑和下西洋 7. “不愿封侯儒老虎,鸳鸯阵里贼倭惊。横戈马上经年日,常胜军前疆海宁。”这首诗赞颂的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郑和下西洋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戚继光抗倭 8. 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技术,反映明代手工工场生产面貌的科学著作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书》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9.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象征,据如图判断,修筑该长城主要目的是( ) A. 防御匈奴 B. 游玩 C. 防御蒙古贵族 D. 进行交通连接 10. 明朝时,我国传统科技成果显著,小刚同学学习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内容后,概括出的主要特点是(  ) A. 注重科技研究与创新 B. 总结传统科技成果 C. 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D. 宣传西方先进科技 11. 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  ) A. 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B. 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 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D. 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 12. 郑成功曾有过这段话: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这里的“贵国”指的是(  ) A. 英国 B. 西班牙 C. 荷兰 D. 日本 13. 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 A. 接受汉族文化 B. 发展海外贸易 C. 巩固东南海防 D. 鼓励官员进谏 14. “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体现了清朝皇帝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A. 盛京将军 B. 伊犁将军 C. 西域都护 D. 驻藏大臣 15. 清朝前期,出现的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吴江盛泽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城市汉口、以及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