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13925

2019-2020学年苏教版生物选修一新素养同步课件学案与练习(71张PPT):第一章 第二节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70454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9-2020,测定,微生物,定的,分离,第二
    第二节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学习导航 明目标、知重点难点 了解、分析选择分离微生物的条件。(重点) 简述选择分离微生物并进行计数的方法。(重、难点) 学会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方法。(重点) [学生用书P14]) 一、阅读教材P17~18分析微生物的分离 1.原理:在实验室中利用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和分离出某种微生物,然后在高度稀释的条件下,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该微生物形成的单个菌落,即为纯培养物。 2.方法:平板分离法,包括涂布平板法和混合平板法。 3.选择培养分离:科学家针对某种微生物的特性,设计一个特定的环境,使之特别适合某种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这种通过选择培养进行微生物纯培养分离的技术,称为选择培养分离。 4.根据菌落特征初步分离 (1)菌落的含义:是指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2)菌落特征: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如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特征、隆起程度、颜色等,这些可以作为对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二、阅读教材P19~22完成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数量测定 1.涂布平板法培养和计数土壤微生物 (1)准备实验器材:所有玻璃器皿灭菌前需要用适当浓度的浓硫酸浸泡24 h。 (2)采集土壤,制备悬液 ①制备悬液:称取0.5 g土壤样品,倒入盛有5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振荡20 min,使土样充分打散,即为10-2 g/mL的土壤悬液。 ②等比稀释:用无菌移液管吸取0.5 mL土壤悬液注入盛有4.5 mL无菌水的1号试管,配成10-3 g/mL的土壤悬液。取另一支无菌移液管吹吸1号试管3次,使悬液均匀,再吸取0.5 mL注入盛有4.5 mL无菌水的2号试管,配成10-4 g/mL的土壤悬液。以此类推,依次配制成10-5 g/mL、10-6 g/mL、10-7 g/mL、10-8 g/mL的土壤悬液。 (3)选择适于分离特定微生物的培养基:利用不同微生物代谢特性的不同,通过选择培养基选出所需要的特定微生物。 (4)接种:用3支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10-8 g/mL、10-7 g/mL、10-6 g/mL的土壤悬液各1 mL加入培养皿中,每个浓度设置3个重复,并充分振荡混合均匀,用涂布平板法进行分离。 (5)培养与观察:将培养皿倒置于37_℃恒温箱中培养1~2 d,观察细菌菌落。 (6)计数菌落:培养1~2 d后取出平板,计数,选取菌落数为30~300的一组为样本进行统计。每克土壤样品的细菌数=某一稀释度几次重复培养后的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假定涂布所用稀释液为1 mL)。 2.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原理:此法利用特定的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上面有一个特定的面积1 mm2和高0.1 mm的计数室,在1 mm2的面积里又被划分成25个(或16个)中格,每个中格进一步划分成16个(或25个)小格,但计数室都是由400个小格组成的。 (2)操作: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用无菌毛细吸管吸取摇匀的土壤微生物培养液,在盖玻片边缘滴一小滴,让培养液通过毛细渗透作用自动进入计数室。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4或5个中格中的细菌数,并求出每个小格所含细菌的平均数,再按公式求出每毫升样品中所含的细菌数。 (3)计算公式:每毫升原液所含细菌数=每小格平均细菌数×400×104×稀释倍数。 三、阅读教材P22~23完成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1.实验原理:纤维素分解菌可以分泌纤维素酶,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2.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如果发现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则这些菌落就是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形成的。 判一判 (1)菌落是肉眼鉴别微生物不同种类的重要依据。(√)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