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18060

【备考2020】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20篇 湖心亭看雪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9次 大小:11321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梳理,中考,说明,湖心亭,20篇,文言文
  • cover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20篇 送湖心亭看雪 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第1段:交代湖心亭看雪的经过及所见雪景。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第2段:叙述在湖心亭上的奇遇。 【全文中心】本文通过描写独自到湖心亭看雪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幽远脱俗、卓然独立的清逸雅趣,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对故国(明朝)的追忆和怀念之情。 【文学常识】张岱(1597年~1679年),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之一,其最擅散文。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广览简取,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琅嬛文集》《快园道古》等绝代文学名著。 【写作特色】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白描手法)。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考点梳理 (一)重点字词 1.通假字 余挐一小舟(同“桡”,撑船) 2.一词多义 是日更定(这) 是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 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音gēng) 更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gèng) 上下一白(白色) 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时罚酒用的酒杯,泛指酒杯) 见余大喜(非常) 大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 余住西湖(我,指作者) 余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多) 3.古今异义 古义:我 余住西湖 今义:剩下 古义:名词,酒杯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今义:白色。 4.词类活用 大雪三日(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是金陵人,客此(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拥毳衣炉火(名词活用作动词,带着炉火) 与余舟一芥(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二)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金陵人(判断句,“是”表判断) 2.省略句 (1)见余,大喜曰(省略句,“见”前省略了主语“他们”) (2)是金陵人,客此(省略句,“客”后省略了介词“于”) (三)句子翻译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文: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译文: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文:(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4.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6.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四)课文理解 1.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答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抒发了作者怀念故国的深情。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