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20140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同步课件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570531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同步
  • cover
(课件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最基本)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小农经济” 我国传统农业的综合技术体系,是以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通过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耕作方式。 D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礼记·礼运》 采集经济 2.农业格局: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多元交汇,由多个中心向周边发展 南稻北粟 1. 起源: 采集经济 ②南稻北粟 ①多元交汇,由多个中心向周边发展 3. 产业结构: ③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 我国古代农业起源的特点: 2. 农业格局: 木、石、骨、蚌器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时期 生产工具 灌溉工具、水利设施 耕作方式 原始社会 商周 春秋 战国 西汉 三国 唐 (1)原始社会—商周 a. 生产工具: 1)原始社会 1. 生产工具 b.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1)原始社会—商周 神农氏作,斲(zhuó,砍)木为耜,楺(使木弯曲)木为耒,耒耨(nòu 锄草)之利,以教天下。 ———《周易·系辞下》 a. 生产工具: 1)原始社会 1. 生产工具 b.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2)商周时期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二人共耕);千耦其耘,徂隰(xí,新开垦的田)徂畛(zhěn,田间小路)。 ———《诗经》 (2)春秋战国: 铁器和牛耕出现 出现 “二牛抬杠” — 曲辕犁 优点: 结构合理,回转灵活,轻便省力,耕作平稳、深浅一致, 适宜水田耕作。 2. 灌溉工具 (1)三国 (2)唐代 水转筒车,形似纺轮,架设于溪流涧谷,借助水流冲击力,挽溪涧之水以溉农田,功省效高。 ———张岂之《中国古代史》 筒车 材质上:耐用性、实用性能加强; 种类上:单一性→多样性; 动力上:人力→畜力→自然力。 局限: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我国古代农具的发展变化的特点 3. 水利工程 (1)原始社会 (2)春秋战国 (3)汉代 1.历史条件 (1)春秋时期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进步(生产力) (2)土地私有制形成(生产关系) (3)明智的统治者为保证财源而采取的重农政策 (4)水利事业的兴修 春秋以后:小农经济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文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晁错 《论贵粟疏 》 《朱陈村》 白居易 ……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 阅读以下几则材料并结合所学, 分析小农经济的特点,并进行评价。 3.评价: 地位: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在我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小农经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农民自给自足,生活较稳定,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封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消极: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到封建社会后期,阻碍经济发展,成为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障碍;人地矛盾日渐突出,生态环境恶化。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产业结构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生产模式 精耕细作(核心特点) 经营方式 男耕女织 土地制度 地域水平 商品经济: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小农经济: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其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和缴纳赋税。 自然经济: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