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2123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2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共19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6533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教,PPT,19张,真理,发展,认识
  • cover
(课件网) 在实践中 认识和发展真理 第六课 第二框 1.概念 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认识 客观对象 真理 谬误 相符合 不符合 认识:是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界限清晰,不容混淆 2.真理的属性 (1)真理是客观的 原因: A.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客观事物及规律)是客观的 B.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最基本属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为什么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这些不同的认识都是真理吗? 观点1:人对自然界无能为力,只能顺应。 观点2:人可以战胜自然,可以无所畏惧的向自然界攫取。 观点3:要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一种认识是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也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 1、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2、要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以下观点是真理吗? ———在平面上 ———在土地革命时期 ———在特定经济发展时期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同一方向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是有条件的 2.真理的属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果离开这一特定过程,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3)真理是具体的 前苏联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 2.真理的属性 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及方法论 ? 原理 方法论 客观性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要坚持真理,反对谬误,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真理。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圣人之言、领袖之语是真理。 有用的观念是真理。 真理永远都正确。 × × × × × 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 人们对输血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为什么会经历这样的过程? 实践到认识 再实践到再认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3.追求真理的过程 (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认识具有反复性 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的限制(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 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 ②认识的客体:复杂、变化,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①认识的主体: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主体(人类) 认识的基础(实践) ———世代延续 ———不断发展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 3.追求真理的过程 3.追求真理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注意:(1)认识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2)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3)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由无知、到知道的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