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92452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日期:2025-10-1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8758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 cover
课件32张PPT。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复习: 1、化学组成: 生物膜主要由 构成。 2、生物膜基本支架是 。蛋白质分子有的 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 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 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3、结构特点: 组成膜的蛋白质和脂质具有 。 4、功能特性: 生物膜是一种 膜。 5、水分子进出细胞是 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的,其它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如此。 脂质和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一定的流动性嵌入选择透过性顺贯穿镶在问题探讨 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 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 观察此图,联系已有的知识,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能不能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尝试性的回答?问题探讨:1、从图上可以看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 (脂溶性的)等小分子很容易通过合成的脂双层;水、甘油、乙醇等小分子也可以通过;氨基酸、葡萄糖等较小的有机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则不能通过合成的脂双层。2、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脂双层, 但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小肠上皮细胞上有能转运葡萄糖的蛋白质。推测: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 (一) 被动运输 (二) 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扩散现象: 物质从相对高浓度区域移动到低浓度区域的过程,称为扩散被动运输: 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扩散被动运输: 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扩散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如:O2、CO2、水、苯、乙醇、甘油、等小分子或脂溶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和渗透作用有什么区别?特征:1、顺浓度梯度运输 2、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3、不需要消耗细胞能量自由扩散物质主要有三类: ①气体分子,如O2、CO2、NO2等 ②水等小分子 ③脂溶性小分子,如甘油、脂肪酸、乙醇,苯等1、自由扩散: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葡萄糖等一些物质进行跨膜运输。这类蛋白质称作载体蛋白。载体蛋白:特征:1、顺浓度梯度运输2、需要载体参与3、不需要消耗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2、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相同:不同:都是顺浓度的梯度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所以,被称为被动运输。①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②人红细胞中钾离子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 ③钠离子的浓度只有血浆的1/6; ④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的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资料:1、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2、这些离子为什么能这样运输呢?不需要消耗能量?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的一种运输方式。主动运输:特征:1、从低浓度到高浓度2、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3、需要消耗细胞能(ATP) 如:Na+ 、K+、Ca2+、Mg2+等离子通过细胞膜; 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意义: 细胞膜的主动运输是活细胞的特性,它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需要需要不需要不需要需要O2、CO2、水、苯、乙醇和脂溶性物质葡萄糖通过红细胞膜 葡萄糖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离子通 过细胞膜等物质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比较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可逆浓度梯度 低浓度→高浓度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的运输胞吞: 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