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调查 【教学目标】 1.知道调查是收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2.了解常用的调查方法和实施步骤 3.尝试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调查方案。 4.明确行动前制定计划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常用的调查方法和实施步骤。 【教学难点】 根据一个主题设计简单的调查方案。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校园周边俯视图(百度地图)、校园门口道路堵塞照片、PPT课件、调查方案设计记录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调查的意义。 1.(PPT出示校门口图片)同学们,照片中出现的这些场景你熟悉吗?这些照片反映了什么情况?(交通堵塞) 2.讲述:是啊,在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我们校门口经常会交通堵塞。你被堵过吗? 3.为什么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校门口经常交通堵塞呢?(PPT显示问题)请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可能的原因。 4.究竟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呢?为了弄清校门口经常交通堵塞的真正原因,我们可以怎么办?(PPT显示问题)(相机板书:到现场 观察 询问 采访) 5.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我们可以到现场实地考察,通过观察、询问、采访等方式搜集相关信息,找出上学和放学时校门口经常交通堵塞的真正原因。像这样来了解事情发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关联系的方法,我们称“调查”。( 板书:调查)调查和我们之前经常使用的观察、测量、排序、分类等方法一样,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明确调查的对象 1.你做过调查吗?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采用调查法呢?(指名学生说说) 2.教师补充介绍:请看———(PPT出示一些问题) (1)我们的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 (2)一个月当中,我们班有多少人患过感冒?平均感冒了几天?(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3)午睡和下午上课的精神状态有无关系?(两个事情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3.讲解:像以上三类问题,我们就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 4.小结:刚才我们聊到的“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校园门口经常交通阻塞的原因是什么?”就属于第三种调查的情况———事情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可以采用调查的方法。 三、了解调查的方法 1.过渡:我们究竟怎么开展调查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调查的问题是什么。 2.对于“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校园门口经常交通阻塞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怎样开展调查呢?(PPT出示问题,小组讨论) 3.小结:刚才同学们所提到的是具体的调查方法,到现场进行调查,叫“现场调查”;以询问、采访的形式进行的调查,叫“访问调查”。( 板书:现场调查 访问调查) 4.补充: (1)生活中,调查的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之前也经历过很多,比如调查大家回家作业的时间、最喜欢哪个老师的课等问卷,这样的调查方式,叫“问卷调查”。( 板书:问卷调查) (2)还有一些问题,比如“人类从古至今,通讯的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用“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等有办法实现吗?怎么办?(指名学生说说)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资料调查”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来全面了解人类通讯方式的演变过程。(板书:资料调查) 5.小结: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是我们常用的调查方式。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需要调查的具体问题,选择一种或者多种合适的调查方式。 四、设计调查的方案 1.谈话:对于“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校园门口经常交通阻塞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刚才每个小组都选好了调查方法,有现场调查的、有访问调查的。接下来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开展调查了呢?还需要考虑一些什么问题呢?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结:看来,在调查之前,我们需要准备的还是很多的。为了确保调查的效果,在调查之前我们应该先制订好详细的“调查方案”,这样就可以方便我们开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