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37786

1 邓稼先 (第一课时)课件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32303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邓稼先,第一,课时,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邓稼先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 第一课时 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物传记———《邓稼先》 新知导入 1.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妇孺皆知”等词语,勾画课文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含义。 2.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3.把握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学习运用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了解邓稼先生平事迹,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学习目标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 作者简介 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作者简介 一个获诺贝尔奖 蜚声世界半世纪 你了解他们吗? 杨振宁(左)和邓稼先(右) 他们是同乡、同学 情同手足的好朋友 一个为国造核弹 隐姓埋名28载 (1)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有改动。本文是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为他写的一篇回忆录。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核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无限悲痛。为了缅怀好友,他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了这篇传记。 背景资料 (2)关于“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是指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人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拥有了自己“铁的脊梁骨”,挺直了腰板。中国于1966年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氢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叫作“自传”;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称为“他传”。这两种传记的写法都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内容必须真实,不能有过多的想象或者虚构的成分,重点是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 本文是“他传”,作者杨振宁和邓稼先有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情。 文件知识 热泪盈眶 鞠躬尽瘁 殷红 殷切 1. 注意划线词语的发音 检查预习 kuàng jū cuì yān yīn 鲜为人知 元勋 挚友 奠基 xiǎn xūn zhì diàn 妇孺皆知 孕育 难堪 颤抖 rú yùn kān chàn 检查预习 2. 识记下列成语的意思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当之无愧: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家喻户晓: 马革裹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可,值得。 很少被人知道。鲜,少。 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愧。 锐气、才干全部无显露出来。比喻人有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