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 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对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 一、先秦时期商业 材料一 西周王城中的市采取“前朝后市“的格局。王城的中心为王宫,市设在王宫北面。市,名义上由王后领导,实际由司市主管。诸侯国都的市亦仿此制。整个市场交易分成三种类型。整个市场交易分成三种类型:一种叫大市,在中间,市中进行,以较富裕的百姓和贵族派来买东西的管事及仆役为主;一种叫朝市,在东边,早晨进行,以商贾为主;还有一种叫夕市,在西边,傍晚进行,以贩夫贩妇为主。 ———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第1卷》 材料二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先秦时期商业中市场的特点。 二、秦汉时期商业 材料 《秦律》规定“有买及卖也,各婴其价(挂上价格标签)”;小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 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受钱必辄入钱缿(陶制容钱器)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罚)一甲”。 汉代的市 从以上文字和图片中,秦汉时期的市场发展反映了什么问题? 政府对市场进一步强化管理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 材料一 草市在产生时,有两大服务功能。一是服务于战争:二是服务于城市。设“草市尉”实行军管,说明这种市场很特殊。南北朝,战争频仍,城市多集结军队和战马;另牛马是当时主要的运输动力,且在城市集市上,多设有专门的牛马羊市,需大量的草料;又城市居民的燃料也以草料、柴料为主。故农民在政府监督下,便在城外的空地上堆放待售。当然,久而久之,其他商品也在这种市上买卖了。后来草市向远郊和农村延伸,便成为农村圩市的代名词了。 ———盛宪之《魏晋南北朝集市贸易论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古代“草市”的特征及其意义。 特征: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受到政府机构的管理。 意义:“草市”这种民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的补充;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根据材料,指出唐朝市场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政府设立了市场的专门管理机构———市署;出现了为商业服务的邸店;商业中行业分类明确;市场繁荣。 四、隋唐时期商业 唐长安城在城市结构上,里坊整齐划一,“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诸坊“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在市民生活上,实行严格的“夜禁”制度,即“昏而闭,更而启”。对于“诸犯夜者,答二十”,甚至曾出现“中使郭里旻酒醉犯夜,杖杀之”的现象。这样,唐长安城夜间坊门紧闭,坊外空无人行,呈现出“六街鼓绝行人绝,九街茫茫空有月”的寂静夜色。 ———李合群《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 这种严格的里坊制度一方面以强化城市管理、防范盗贼为目的,另一方面却给市民生活、生产及人际交往带来了诸多不便。 唐代严格的坊市制度带来的影响 五、宋元时期商业 材料 北宋东京市墙、坊墙被打破,灵活、开放的街巷结构替代了封闭的街坊结构,临街开店市场空间扩大,繁华的夜市、鬼市打破了千年日中为市的传统。街道成为商业活动的载体,都城内的主要街道又是繁华的商业街,都城内新的商业中心形成,并且商业活动突破城垣,沿着交通节点和交通线生长,都城空间形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唐宋都城从封闭严整到灵活开放的街巷形态的演变,是顺应城市经济功能发展要求的结果,是社会进步在 ... ...